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讓城市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四川綿竹市政協助力城市更新顯擔當
“我們的提案、建議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辦理,我們很滿意。”近日,四川德陽綿竹市政協開展了一次關于城市更新工作開展情況的雙月視察活動。看著自己的提案建議轉化成提高居民居住舒適度的成果,委員們的自豪感、成就感溢于言表。
城市更新是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舉措。在綿竹市深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過程中,市政協圍繞城市提檔升級、城市更新開展調研、協商,提出了許多中肯的意見建議,為城市更新工作匯集了智慧力量。
“魏國大將鄧艾討伐蜀國,諸葛瞻率軍前去抵抗,戰死綿竹。當時他的兒子諸葛尚年僅十八歲,同樣戰死沙場……”進入暑期旅游高峰,在綿竹市茶盤街諸葛雙忠祠,一名游客正在向自己的孩子介紹諸葛父子血戰綿竹關英勇獻身的故事,孩子聽得聚精會神,仿佛回到了那段波瀾壯闊、烽火連天的三國歲月。不遠處的劍南春酒坊遺址、天益老號同樣人頭攢動,孩子們睜大了眼睛、豎起了耳朵,努力探尋著糧食變白酒的秘密……
“‘天益老號—諸葛雙忠祠’歷史文化街區,是綿竹市城內最具保護價值、規模最大的傳統街區。從2023年開始,我們就通過召開議政性常委會會議等形式,持續圍繞這片老城區的有機更新集智聚力。”綿竹市政協相關負責人介紹,吳曉宇、文國華等委員提出的“對茶盤街、劍南老街等街區具有傳統風貌的臨街建筑進行保護性修繕,延續街區風貌”“進一步發揮好歷史名人的文化效應,提升城市的整體品質和文化魅力,增強市民對綿竹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等建議得到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視。
在充分研究吸納了委員們的意見建議后,相關部門采取了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傳承利用與城市更新深度融合的方式,大力推進“天益老號—諸葛雙忠祠”歷史文化街區活態保護,在最大限度保護街區遺存特色歷史元素的同時,不斷豐富完善街區居住功能屬性。如今,該街區已成功入選住房城鄉建設部《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利用可復制經驗做法清單(第一批)》51個典范案例和四川省第四批歷史文化街區。
在城市更新項目建設中,施工所產生的噪聲、打圍封閉施工影響交通出行是無法回避的話題。
為更好地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向市民群眾解疑釋惑,向市委市政府建言獻策,市政協組織相關政協委員深入各施工路段,看實情、找問題、想對策,推動城市更新中的一系列問題得到有效化解。在市政協的號召下,部分委員還主動擔當起了“宣傳員”,通過多種渠道發聲。
“當年修建綿竹老城區時,全國大多數城市都沒有雨污分流設施。按照相關安排部署,綿竹從去年開始在老城區進行雨污分流設施建設。施工期間需要封路,相關部門在組織實施方面盡可能最大限度減少對大家生活出行的影響。”“這幾天大家看到封閉的道路沒有施工,是因為霧霾天氣暫停作業的規定,還請大家理解。”打開手機,市政協委員王興庭正通過短視頻向市民開展有關城市更新的宣傳、解釋、引導工作。“城市更新,我們大力支持!”“雨污分離確實很重要,必須支持。”……屏幕上不斷滾動的彈幕,成為廣泛凝聚“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共識的生動注腳。
“實施城市更新,目的就是讓市民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市政協主席肖靜表示,市政協將深入學習貫徹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市委安排部署,聚焦提升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提升城市整體風貌和美學品位、繁榮城市業態等方面履職盡責,為打造宜居、韌性、智慧綿竹作出更大貢獻。(記者 韓冬 通訊員 葉舒)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