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委員“隨手拍” 部門“秒響應”
重慶大足區政協“加開”民主監督“直通車”
清晨的陽光剛灑過街角,重慶市大足區政協委員孫永勇的手機鏡頭就對準了一處不尋常的景象——主干道旁的廣告牌像塊突兀的“攔路石”,硬生生占去半個人行道。他指尖輕點,“咔嚓”一聲定格畫面,配上說明文字,這條“隨手拍”信息便順著政協專門信息平臺的“高速路”,直抵區城管局有關工作人員的案頭。
幾小時后,拆違工人的扳手便擰上了廣告牌的固定螺絲。當最后一塊鐵皮被清運上車,原本被擠占的人行道露出了平整的地磚,行人紛紛回頭給施工隊豎起大拇指。“以前從這兒過總像走獨木橋,現在敞亮多了!”市民王女士推著嬰兒車順暢走過。
委員“隨手拍”,部門“秒響應”,以上并不是孤例。自從今年大足區政協“加開”了“隨手拍”“隨手記”民主監督“直通車”,委員們的手機便成了“移動監督崗”履職新渠道。今年6月以來,33條帶著體溫的民生線索順著政協專門信息平臺流轉,一些藏在街頭巷尾的“微瑕疵”,剛冒頭就被敏銳捕捉、火速整改:宏聲廣場公益廣告牌上的英文翻譯存在錯誤,城管隊員立即到現場進行修改;十字路口的紅綠燈顯示存在問題,公安局迅速核實更新……
“我們就好像‘城市啄木鳥’。”葉綠委員說,無論是街頭巷尾的市容環境瑕疵,還是窗口服務的效能梗阻,皆可通過圖文信息直達相關部門,推動問題“發現即轉辦、轉辦即跟蹤、辦結即反饋”。
區政協有關負責人介紹,這一履職方式創新機制,賦予委員更敏銳的觸角與更快捷的通道,鼓勵委員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隨時捕捉城市管理、公共服務、政策落實等方面的具體問題或優化建議,通過政協搭建的專門信息平臺直報相關職能部門。而平臺設有專人負責信息甄別、精準轉辦、過程跟蹤與結果反饋,確保委員的“隨手”之舉,能迅速轉化為部門的“應手”之策。
“委員現在在買菜路上都能‘順手’辦實事。”看著實時更新的辦結臺賬,區政協主席廖文麗感慨,民主監督從會議室延伸到菜市場,從調研報告變成即時影像,更催生出“委員發問、部門答卷、群眾打分”的良性循環,這不僅是政協履職效能的倍增器,也將成為助力提升基層治理現代化水平的一股源頭活水。
(王歷霞 凌云)
編輯:實習生 徐曉會(輔導老師: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