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春秋>奇聞軼事
惲逸群的抗戰評論
抗戰開始后,在《立報》主持評論工作的惲逸群同志,幾乎每天要在該報發表一篇評論,動員市民群眾認清形勢,投入戰斗。1937年5月26日和27日,他發表了《不能放棄生存權利》《加緊侵華的借口》兩篇評論。七七事變發生后,他在評論中分析了國際關系和敵我力量對比,批判了恐懼敵人的失敗主義情緒以及冀圖速勝的僥幸心理,并在8月間的評論中,提出迅速擴大全面抗戰、組織民眾、武裝民眾、進行長期抵抗的主張。
9月25日,八路軍在晉北平型關首戰告捷,殲滅日軍精銳部隊1000多人。惲逸群在28日的評論中指出:“這是在中華民族抗戰史上值得大書特書的一件事?!蓖瑫r指出其“所以能夠殲滅敵軍的主力,完全是因為軍隊的政治認識比較高,能夠得到當地民眾的援助和游擊戰術”。因此他明確提出:抵抗暴敵的戰略,必然要采取運動戰,而以游擊戰為主。
惲逸群這一戰略戰術思想,引起了一場辯論。9月30日出版的《立報》發表了曹聚仁的《戰場小語》,就惲逸群的主張進行反駁,提出以“陣地戰為主要戰略的理論”。10月4日,《立報》又發表了黎明即的文章《關于我們的戰略》,指出“惲逸群先生的意見和毛澤東先生的意見是一致的”。惲逸群為了繼續闡明他信奉的戰略戰術思想,在10月7日的《立報》上發表了題為《書生談兵》的文章,圓滿地結束了這場辯論。
惲逸群在這篇文章中說:“作戰雙方的火力相等,自然一開始就必須決勝負于陣地戰中,但在火力不相當的作戰中,較弱的一方就必須先使敵人奔疲消耗之后,再作大規模的主力接觸。現在蘇聯的紅軍,可以說出‘敵人從哪里來,打它回哪里去’的豪話,但在廿年前,就只好先用游擊戰對付遠征軍的干涉?!?/p>
《立報》在上海和大后方是一張有影響的報紙,8個股東中有7個是國民黨員,惲逸群進行細致的工作,逐步地把這張報紙轉變為宣傳“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有力陣地。他在每天一篇的評論中,宣傳中國共產黨的主張,使之成為北起長城,南至兩廣、云南,西至四川、甘肅,廣大群眾的有益讀物,從中揣摩時局動向和斗爭的策略。
(本文摘自上?!段氖焚Y料選輯》第41期)
編輯: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