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努力建設安全美麗幸福河湖
——江西省政協專題協商助力深化全流域治理
“探索建立動態評估與調整機制,對岸線產業項目開展生態影響綜合評價,推動低效項目有序退出。”
“建議以五河等為重點,率先開展新污染物風險篩查與優先控制行動。”
……
近日,江西省政協召開專題協商會,圍繞“深化‘五河兩岸一湖一江’全流域治理”議題深入交流。
“我省農業面源污染監測網絡建設情況如何?化肥農藥減量方面采取了哪些有力措施?”互動交流環節,省政協委員、江西師范大學地理與環境學院副院長胡啟武直奔主題,率先提問。調研中,建設綠色防控區、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等做法令他印象深刻。
省生態環境廳廳長李軍亮出工作成果清單,“聯合省農業農村廳制定發布《水產養殖尾水排放標準》,填補了我省水產養殖業監管標準空白。設置235個農業面源污染控制斷面,布設52個監測點位,逐步構建起多維立體的農業農村生態環境監測網絡。”
“已建立一套農田氮磷流失監測網絡,涵蓋10個不同種植制度和地形地貌的定位監測點。”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張利民回應,目前通過堅決抓好督察整改、扎實推進專項攻堅、實施耕漚滅螟行動,有效實現了化肥農藥減量增效。
胡啟武隨即補充建議,強化農業面源污染監測和防治科學研究,持續開展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建設達標評估,構建常態長效的市場化農業環保體制機制,得到了相關部門的認可點贊。
“如何確保廢棄礦山生態修復資金投入?目前修復進展到哪一步了?”立足調研實際和專業領域,省政協委員、江西農業大學林學院副院長毛瑢的提問引發與會人員思考。
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涂迎九當即回應,通過積極申報重大項目、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發揮政策性銀行優勢等舉措,形成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修復的良性循環。他介紹,目前已累計修復歷史遺留廢棄礦山43.9萬畝,其中“十四五”規劃部署任務完成率為80%,預計今年年底可全部完成。
回應引得毛瑢頻頻頷首。他建議,培育礦山生態修復科技力量,完善綠色礦山建設激勵約束政策,進一步推進礦山生態修復工作。
省政協委員、南昌大學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吳閩問道,“我省在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方面投入巨大,目前運維情況怎么樣?下一步有何計劃?”
“九江和惠州等地探索市級層面修訂污水處理費征收使用管理辦法,我省正積極推廣。”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副廳長任紅麗表示,將指導各地構建以污染物收集效能為導向的績效考核和付費體系,強化污水處理廠和管網聯動。
共識在思想碰撞中凝聚,良策在協商互動中形成。課題組將全面梳理協商成果,歸納意見建議,做好跟蹤反饋。(劉家歡 王磊)
編輯:彭子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