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重慶市政協協商座談2025年上半年經濟形勢 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凝聚共識匯聚合力
上半年經濟形勢怎么看?下半年經濟工作怎么干?
7月24日,重慶市政協舉行2025年上半年經濟形勢座談會。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和市級有關部門負責人齊聚一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經濟思想,共話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經濟形勢,為助推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凝聚共識。
今年以來,重慶市突出穩進增效、改革創新、除險固安、強企富民工作導向,制定實施穩住經濟增長“20條”、服務融入國內大循環“36條”等一批增量政策舉措,迭代優化、抓細抓實常態化服務企業工作機制,全力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回升向上,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聽取市發展改革委、市國資委、市工商聯分別通報2025年上半年全市經濟運行情況、國資國企改革運行情況和民營經濟運行情況后,委員、專家從不同角度提出意見建議。
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工商大學校長溫濤認為,下半年要從生產力要素變革、產業發展、消費提質、市場擴容等多方面系統發力,充分釋放新質生產力在牽引重慶經濟發展中的強勁動能。他建議,做大做強“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大力培育能夠承載、解鎖和釋放新質生產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專精特新企業,布局未來產業,拓展具身智能、低空經濟、空天信息等新領域。
在全球供應鏈加速重構與國際貿易格局深度調整的背景下,多數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已成為生存剛需。市政協常委、國家統計局重慶調查總隊總隊長羅學文呼吁,加大力度助推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加強市場競爭能力建設,聯合電商平臺開設“外貿轉內銷”綠色通道;強化政策精準服務,建立“政策服務直通車”平臺,組織企業聯合參加展會,擴大品牌影響力。
“精準施策紓困解難,推動重慶餐飲行業高質量發展。”針對行業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市政協委員、重慶菜香源餐飲文化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余斌建議,強化產業協同,建設“渝菜食材直采平臺”,降低采購成本,保障食材品質與安全;搭建“重慶數字餐飲服務平臺”,提升企業數字化運營水平,拓展市場渠道;創建“餐飲人才共享平臺”,設立市級廚藝培訓基地,解決行業人才短缺問題。
今年1月至6月,全市就業形勢總體穩定。“要統籌規劃,構建包容性就業生態。”在市政協委員、西南政法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苓玲看來,多措并舉穩就業仍是發展之要。她建議,優化和平衡產業布局,在加快發展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先進材料等現代化制造業的同時,同步發展就業彈性系數較大的產業。同時加強對內卷式競爭的監管與整治,構建企業公平競爭環境,推動平臺經濟與實體經濟協調發展。
與會者還圍繞挖掘潛力促進投資穩定增長、持續做大做強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加快推動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力支持區縣經濟躍升等方面積極建言獻策。
市經濟信息委、市商務委、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現場回應大家的意見建議,表示將逐條研究、認真吸納。
市政協主席程麗華表示,要發揮政協人才智力優勢,組織委員圍繞培育壯大新動能、推動內需整體放量、激發經營主體活力、夯實民生保障基礎等方面積極議政建言,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決策參考。
(凌云)
編輯: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