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陜西省政協委員建議 織密監測網 打造智慧場
“通過前期建設,陜西省的體育健身設施覆蓋面顯著加強,但是居民對于自己的身體素養以及科學健身并不了解。”對此,陜西省政協委員、西北工業大學醫院院長鄭莉莉提出,要通過加強體質監測網絡建設,常態化開展體質監測科技服務。她說,目前學生群體每年都開展體質監測,但面向普通人群的系統化、常態化監測尚屬空白。建議以固定場館為依托,以流動站點為延伸,建立省、市、縣區三級國民體質監測網絡體系。購置國民體質監測車、體質監測設備,依托大型體育場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等場所建立國民體質監測中心(站),常態化開展國民體質監測與評價、出具運動處方和科學健身指導等服務。
“體育場地設施的現代化、智慧化建設顯得尤為迫切。”陜西省政協委員、渭南市副市長張開建議,建立省級體育大數據中心,收集、整合各類體育場地設施的使用數據、運動員訓練數據、群眾健身習慣數據、賽事活動舉辦情況數據、社會體育指導員數據等,為政府決策、場館運營、賽事策劃提供科學參考;同時為社會公眾提供健康咨詢、運動指導等服務,舉辦線上體育賽事、健身挑戰賽,拓寬體育參與渠道,激發全民健身熱情。
張開表示,還可以開發集成場館預訂、門票銷售、會員管理、環境監測等多功能于一體的智慧管理系統,利用大數據分析,預測人流高峰,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場館使用效率;在全市公共體育場地配置智能健身器材,結合個人健康數據,提供定制化訓練計劃。
陜西省政協委員、省體育訓練中心主任譚敏則將目光聚焦于青少年體育事業的健康發展。她表示,教育部門要聚焦時代要求和學生身心健康需要,積極提升體育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著力構建青少年健康促進體系。學校應重視學生參加體測、體育運動、體育競賽等,著力增加學生綜合鍛煉時長,制定嚴格的課程安排規定,明確體育課時的不可替代性,鼓勵學生參加校外體育活動和競賽,讓孩子養成參與體育鍛煉的習慣,掌握體育技能。
“體育不只是學校的事、孩子的事,家長也要有體育健康意識,積極參與其中。”譚敏還建議,學校可以通過家長會、校園宣傳等多種渠道,向家長普及青少年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家長以身作則,積極參與,和孩子一起縮減、限制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間,增加運動時間,培養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編輯: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