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公益>公益資訊
農文旅融合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
——寧夏固原薛莊村的蛻變與啟示
人民政協網8月8日電(記者 趙瑩瑩)8月初,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原州區,薛莊村的退役綠皮火車里飄出甜香。村民張銀芳手腕一揚,奶茶壺嘴劃出銀亮的弧線。眼角眉梢,她的笑意早已藏不住,“一個月掙3000元,還能照顧家里老人,這樣的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
在這個昔日的傳統村落,第三屆鄉村振興農文旅消費幫扶創新行動成果發布會暨第四屆行動啟動儀式于8月2日舉行,讓薛莊村再度成為鄉村振興與農文旅融合發展的焦點。
三年深耕:農文旅融合架起致富橋
讓山野的珍寶走出大山,讓鄉村的故事遇見遠方。
2022 年,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共同發起鄉村振興農文旅消費幫扶創新行動,恰似一把精準的鑰匙,輕輕打開了脫貧地區特色資源轉化的大門。
3年來,這場跨越山海的創新行動已在15個省份的21個縣(市、區)扎根結果。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四川師范大學服裝與設計藝術學院等設計團隊走進田間地頭,為脫貧地區的山野珍寶、鄉土特產、傳統手藝等量身打造出350余套設計方案。
“和田印象”“上猷臻品”等縣域公共品牌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順著全國消費幫扶重點企業聯盟等平臺的脈絡走向四方,不僅讓山里的好物遇見了更多知音,更讓脫貧地區的資源底氣化作了發展后勁。
國鐵集團充分發揮行業優勢,織就全產業鏈供應鏈與線上線下全場景消費平臺,創新形成“產運銷一體化+農文旅融合”的消費幫扶可持續發展模式,讓越來越多脫貧地區的群眾嘗到產業發展的甜頭,有力助推項目縣區特色產業拔節生長,更結出了豐
薛莊蝶變:從傳統村落到網紅打卡地
“以前村里都是土坯房,年輕人腳底板抹了油似的往外跑,誰能想到現在成了‘網紅村’?”薛莊村黨支部書記徐建東望著村里錯落有致的民宿群,語氣里滿是感慨。
2023年,國鐵集團和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的幫扶像一場及時雨,薛莊村“百美村莊”鄉村振興農文旅示范項目順利落地。攪拌機的轟鳴聲里,舊土房漸漸換上新模樣,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個“百美村莊”就這樣踩著鼓點,開啟了她的華麗轉身。
短短一年多時間,標桿示范民宿的木窗欞映著朝霞,綠皮車廂里飄出咖啡香,絲路茶館的銅壺煮著千年故事,手工醋坊的酸香漫過巷口,民俗文化中心的剪紙在風中輕輕顫動,星空營地的帳篷綴在草坡上像串起的星星,沙灘市集的吆喝聲裹著沙粒的氣息……這些帶著鄉土溫度的業態,在薛莊村的土地上扎了根、發了芽,把昔日的沉寂釀成了熱鬧的煙火。
村里探索出的“黨支部+集體經濟 + 農戶+互聯網” 模式,像棵枝繁葉茂的大樹,催生出紅梅杏、月子雞、手工醋、光伏發電等六大產業集群,每簇枝丫都掛著沉甸甸的收獲。
更令人驚喜的是,大棚里種上了百香果、火龍果等北方少有的水果。“明年,大家再來我們這兒時,就能吃上這些水果了。”徐建東充滿期待地說。
如今的薛莊村,已從單一的農業種植,轉變為集非遺體驗、文創開發、鄉村旅游于一體的多元發展模式。2024年9月開村至今,已培育二產內容20多個品類,引入一二三產業態30多個,直接帶動就業60人以上,脫貧戶人均純收入達到22900元。
“百美村莊”的招牌越擦越亮,像塊磁石般吸引著四面八方的游客。老百姓吃上了“旅游飯”,一張張笑臉比油葵花還要耀眼,日子過得像剛開封的醋,酸里裹著甜。
原州實踐:農文旅融合奏響振興曲
薛莊村的蛻變是原州區推進農文旅深度融合的生動縮影。
近年來,原州區穩穩攥住“全國避暑旅游目的地”這張金名片,圍繞寧夏副中心城市核心區與生態文旅特色城市集聚區的藍圖,讓農田里的綠意、文化中的底蘊與旅游里的煙火氣擰成一股繩。
農文旅深度融合的步子越邁越實,像棵不斷生長的大樹,根系在鄉土里扎得更深,枝葉向更廣闊的天地舒展,把涼爽的風、厚重的文化底蘊與鮮活的生活,都釀成了吸引遠方客人的味道。
團隊們循著土地的脈絡深挖資源富礦,順著文化的肌理培育特色標識,讓文化為旅游注入靈魂,讓旅游為文化插上翅膀。
于是,鄉村旅游的民宿里飄起了炊煙,休閑農業的田壟上響起了歡笑,一個個新產業新業態不僅推著鄉村產業的車輪往前跑、讓村集體經濟的腰桿越挺越直,更讓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從產業增值的甜果里咬出滿口清香。
“咱們原州區早晚溫差大,種出來的瓜甜度高、品質好,畝產量能達到5000斤。”頭營鎮楊莊村的網紋瓜種植基地大棚里,農戶們忙著采摘、分揀、裝箱,固原鑫蕊花卉苗木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
先訂購、再種植的模式,讓瓜剛離藤就能順著預訂的線路奔向遠方的市場,把種植戶的顧慮捋得順順當當。這波從眼下持續到 9 月底的采摘期,成了周邊鄉鎮兩千多人的“飯碗”。
生態美,是原州區吸引游客的另一張“王牌”。薛莊村揣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一锨土一瓢水地勾勒,慢慢鋪展成薛莊版的“富春山居圖”:1500余棵紅太陽李、金葉榆站成了儀仗隊,路旁水畔的3萬余株射干、石竹織成彩色的地毯,112個“小果園”“小菜園”在庭院里探著腦袋,把村子裝點得像打翻了的調色盤。
未來展望:五方聯動續寫新篇章
設計為筆,鄉土為紙,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
在第三屆鄉村振興農文旅消費幫扶創新行動成果發布會上,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設計團隊、四川師范大學服裝與設計藝術學院設計團隊、云南師范大學藝術學院設計團隊、成鐵文化傳媒公司 1435文創團隊依次登臺,將一個個扎根鄉土的優秀設計成果娓娓道來,那些帶著泥土芬芳與創意火花的作品,成了連接鄉村與市場的鮮活紐帶。
據悉,第四屆鄉村振興農文旅消費幫扶創新行動將繼續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結合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按照“鐵路+縣域+院校+企業+社會組織”五方聯動的創新發展模式,根據縣區自身發展需求及特色開展創新行動,助力欠發達地區特色產業發展。
如今的薛莊村,正以“七星映像·百美薛莊”的嶄新面貌,從指尖非遺的活態傳承,到各地農文旅產品的集中展銷,再到公益音樂會里鄉村人文風情的生動演繹,向人們展示著農文旅融合發展的無限可能。
從薛莊村的蛻變到原州區的實踐,鄉村振興的畫卷正徐徐展開,而農文旅融合的創新行動,必將為這幅畫卷增添更多亮麗的色彩,讓更多鄉村實現“產業強、生態美、文化興、機制活、百姓富”的美好愿景。
編輯:馬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