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沉下去調研、面對面交流……湖南常德市政協開展專項民主監督助推大氣污染防治——一抬眼,便是白云藍天
核心閱讀
從施工現場的即時督導到檢測機構的流程規范,從工人身邊的政策宣講到僑界資源的智力支持,常德市政協的民主監督觸角不斷延伸。這場持續推進的專項行動,不僅推動整改了一批具體問題,還構建起“發現問題、督促整改、跟蹤問效”的閉環機制。
夏日常德,暑氣蒸騰。
湖南省常德市安鄉縣一處建筑工地的圍擋上,“六個百分百”(圍擋、覆蓋、硬化、沖洗、密閉、降塵)揚塵防控標語在烈日下格外醒目。7月下旬,來自建筑行業的政協委員們頂著熱浪勘察現場,手指一處裸土覆蓋不到位的角落,向工地負責人當場提出建議。這一幕,正是常德市政協開展“改善生態環境、防治大氣污染”專項民主監督的縮影。
今年以來,常德市政協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引導界別委員,聚焦建筑施工揚塵、移動源污染等大氣治理關鍵領域,通過沉下去實地調研,面對面現場交流,助推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從“紙面”落到“地面”。
在政旺機動車檢測有限公司的檢測車間,民建界別監督小組的委員們緊盯尾氣檢測的每一個環節。“數據上傳是否實時聯網?異常結果復核機制如何運行?”一連串直擊要害的提問,指向檢測流程的規范性。針對發現的老舊車輛尾氣超標突出、檢測機構復核機制不完善等問題,委員們當場開出“藥方”:建議相關部門加快淘汰高排放車輛,強化檢測機構動態監管,讓每一組數據都經得起檢驗。
建筑施工領域的揚塵治理,既需硬件達標,更要意識“扎根”。委員們以“安全生產月”為契機,聯合相關部門,將安全知識競賽與環保宣傳巧妙結合,為建筑工人答疑解惑、宣傳政策,借助案例分析違規操作的危害。
炎炎夏日,市政協經濟科技和外事委組織開展“酷暑送清涼”活動,將冰鎮綠豆湯、藿香正氣水等防暑物資送到一線建筑工人手中。“對防塵措施有啥建議?”委員們借著遞水的間隙拉起家常,收集到“增加霧炮機點位”“優化沖洗設備”等建議,被認真記在履職筆記本上,成為后續監督的重要參考。
在市僑胞之家,一場別開生面的普法宣傳活動正熱烈進行。40多名僑界代表委員、致公黨黨員圍繞《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展開研討,結合常德實際剖析治理難點,為大氣污染防治注入了“僑”智慧。
從施工現場的即時督導到檢測機構的流程規范,從工人身邊的政策宣講到僑界資源的智力支持,市政協的民主監督觸角不斷延伸。這場持續推進的專項行動,不僅推動整改了裸土覆蓋不嚴、檢測數據滯后等一批具體問題,還構建起“發現問題、督促整改、跟蹤問效”的閉環機制。
“專項監督不是終點,而是守護藍天的新起點。”市政協負責人表示,委員們將持續跟蹤整改進展,推動形成政府主導、企業施治、公眾參與的大氣污染防治格局,讓常德的藍天白云成為市民眼中的尋常風景。(本報記者 劉洋 通訊員 沈秀夫 何加貝)
編輯:實習生 徐曉會(輔導老師: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