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生態>資訊
促進退役風電、光伏設備循環利用
我國擁有全球最大的風電、光伏產業鏈,未來退役設備固廢規模巨大。若不及早布局綠色循環利用,將喪失產業國際競爭優勢并引發礦產資源短缺。當前面臨諸多挑戰:
一是政策法規體系不完善。現有政策前瞻性不足,在全生命周期回溯、全產業鏈主體責任監管等方面存在缺失。規劃整體布局與統籌協調不夠,部門間協同機制尚待完善。
二是主體責任不明確。現行政策未明確風電、光伏產業鏈各環節、各類市場主體分別應承擔的責任。政府對退役設備責任落實存在監管盲區。溯源數字化水平低。
三是技術標準水平與產業地位不匹配。兼顧產業化、低成本、環境友好的回收技術需突破。一些關鍵要素,如循環利用率、安全環保等,缺少統一、權威性高、約束力強的國家或行業標準。
四是市場機制不健全。偏遠地區大型基地退役設備收集運輸成本高,回收網絡不健全,現有政策未能有效激發企業積極性,資源循環利用的“綠色閉環”尚未形成。
為加快退役風電、光伏設備循環利用,建議:
一是完善政策法規體系,強化政府監管。健全覆蓋全產業鏈的政策體系,逐步將退役設備規范化循環利用納入固廢法規。統籌協調能源、制造、生態、安全、流通、市場監管等部門職責,加強政策銜接。
二是壓實各方主體責任,健全監管體系。明確設備生產、發電、電網、利用等企業責任劃分,強化設備全生命周期監管。提升監管數字化智能化水平。
三是加快科技創新與標準化,確保產業優勢。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培育循環利用產業頭部企業。聚焦風電、光伏裝備綠色設計制造、循環利用技術等關鍵環節及全過程集成優化,加快推動國家及行業標準制定,并積極與國際標準銜接。
四是完善循環網絡與市場機制,推動全生命周期綠色發展。開展綠色設計制造、回收利用產業化示范試點,因地制宜構建循環利用渠道。強化財政金融政策引導,推動企業參與綠色供應鏈建設,集聚優勢主體,形成全國統一大市場。
(作者系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原董事長)
編輯:張準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