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數據>數字政協
機制+效率+實效:讓“直通車”跑出“加速度”
——云南昆明市政協打造“社情民意直通車”特色工作品牌小記
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是政協履職的重要一環。云南省昆明市政協在社情民意“精準收集”“快速傳遞”“有效轉化”的全鏈條上發力,推動了口岸建設、產業發展、鄉村振興等中心工作,還幫助化解了一批群眾關心的難題。
入夏以來,云南省昆明市政協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持續升溫,社區“同心”信箱旁常有居民投遞建議,線上“碼上反映”專區的數據也在不斷更新。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是政協履職的重要一環,一頭系著百姓冷暖,一頭連著城市發展。昆明市政協打造履職品牌,以機制為基、以效率為要、以實效為尺,讓社情民意從“精準收集”到“快速傳遞”再到“有效轉化”的全鏈條發力。
要讓社情民意真正有分量,精準是前提。昆明市政協首先在機制建設上破題,通過三大機制筑牢信息質量根基。一方面,建立健全信息選題指導機制,聚焦黨和政府關心關注、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社會熱點難點焦點和統戰政協工作重要情況4方面19個方向,定期形成選題指導目錄,引導報送單位和委員精準發力。征集到的信息“近民生、親時政、靠專業”,既緊盯老百姓街頭巷尾熱議的事,又圍繞政策執行和重點工作建言,更邀請專家學者針對專業問題拿出對癥“金點子”。
另一方面,強化學習培訓機制,將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納入委員學習內容,加強業務培訓,全面提升信息采集、審編、報送能力。此外,健全信息匯集審核、篩選編輯等9項機制,嚴把政治關和質量關,確保每篇信息既接“地氣”又含“干貨”,建議兼具前瞻性與實操性。
為讓民意傳遞“不拖延”,昆明市政協構建了多元網絡、簡化流程。在報送主體上,充分發揮政協委員主體作用、專委會基礎作用、黨派團體生力軍作用、縣(市、區)政協支撐作用和特約信息員骨干作用,將信息反映情況納入委員履職檔案和年度考評。在報送渠道上,線下在鄉鎮(街道)、社區設14個直報點,聘請41位特約信息員,織就覆蓋廣泛的聯動網絡;線上依托“數字政協”平臺開通“碼上反映”專區,二維碼遍布協商現場等場所,實現民情“一鍵提交”。在報送效率上,嚴格執行“信息不過夜”快審機制,從收集、整理到報送、反饋全程加速。
解決問題的實效如何?2024年,昆明市政協圍繞口岸建設、產業發展、鄉村振興等中心工作,編發相關《社情民意》63期;創新推出的《“三個聽取”專刊》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精準參考,獲市領導高度重視;73期民生類信息中,84%得到批示回應。為推動好的建議落地,昆明市政協建立跟蹤反饋“小雷達”,協調督查部門督辦,還邀請信息反映者參與辦理過程。從規范“住改商”擾民管理,到應對農資漲價穩農民收益,一批群眾關心的難題通過社情民意推動解決,讓“紙上建議”變成“落地實事”。
925篇民情記錄、184期《社情民意》專刊、148次市領導批示,這組躍動的數字背后,是2024年昆明市政協社情民意“直通車”跑出的“加速度”。如今,昆明市政協社情民意“直通車”正以更精準的選題、更高效的流轉、更扎實的轉化,架起連接群眾與黨委、政府的“連心橋”,為城市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民生溫度與智慧動能。(呂金平 徐寧 起嘉妍)
編輯:馬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