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統一戰線>要聞
多彩民族曲藝 展現魅力中華
好來寶《吉祥家園》
花燈說唱《鳳凰花開別樣紅》
7月28日至30日,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中國曲藝家協會主辦的第九屆全國少數民族曲藝展演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上演。展演既有對傳統藝術的傳承,也有對現代題材的創新,展現了新時代少數民族曲藝的蓬勃生機與創新活力。
在7月28日晚舉行的展演開幕式暨首場展演現場,開場舞蹈《幸福的節拍舞起來》瞬間點燃了現場氣氛。隨后,贊詞《綠色旋律》、鼓曲聯唱《五十六朵并蒂花》、曲藝串燒《天山歡歌》、小品《幸福“共享”》、呱嘴《內蒙古歡迎你》、邕州橫鼓《何去何從》、烏力格爾《飛奪瀘定橋》等輪番上演,引得臺下觀眾掌聲不斷,演出在《愛我中華》的歌聲中達到高潮。
在7月30日晚舉行的展演匯報演出暨曲藝名家新秀“送歡笑”走進內蒙古呼和浩特專場演出中,傳統曲藝與現代搖滾融合的好來寶《白馬贊》、曲藝聯唱《奔跑吧追夢人》、科爾沁敘事民歌連唱等節目輪番登場,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閆淑平和二人轉演員佟長江表演的二人轉《過河》,著名相聲演員李金斗、石富寬表演的相聲《笑口常開》,評書表演藝術家劉蘭芳表演的代表作《康熙買馬》等節目更是引來觀眾陣陣叫好。
“從第一場看到最后一場,真是過癮。每個節目上場都有開盲盒的感覺,仿佛打開了五彩繽紛的民族曲藝寶庫。”現場觀看的呼和浩特市民表示,開幕式期間,雖然現場下起了雨,但沒有人離開。在大雨里表演的藝術家們非常敬業,演出特別精彩,能近距離欣賞到曲藝的魅力,讓人意猶未盡。
“我印象最深的節目是布依族的八音坐唱《手留余香》,節目中的女主角是一位有人物原型的環衛工人。節目通過講述她的故事,體現了環衛工人默默無聞作奉獻、手留余香佳話傳的精神。”觀眾常女士說,這也是自己第一次聽到“布依族八音坐唱”,不僅大開眼界,也感受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悠久歷史和豐富多彩,是一次長見識、長知識的好機會。
據了解,本屆展演呈現出曲種多樣、題材豐富、參與群體廣泛等特點。共有來自全國的31個少數民族曲藝節目、25個曲種、400余名文藝工作者以及曲藝名家新秀參演。其中既有百姓喜聞樂見的相聲、小品、快板、蘇州評彈等曲藝形式,也涵蓋了好來寶、烏力格爾、冬不拉彈唱、邕州橫鼓、岱日查、紹鵲茍、花燈說唱、格薩爾說唱、布依族八音坐唱、瑤族鈴鼓、盤索里、末倫、吐魯番木卡姆、贊詞等少數民族曲種,彰顯了我國少數民族曲藝的多樣性和時代活力。從節目題材來看,均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頌揚民族團結、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為主線,不僅說唱優秀傳統經典,也反映時代發展和各民族同胞幸福生活等主題,傳統現代交相輝映。
作為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全國性少數民族曲藝活動和重要品牌活動,全國少數民族曲藝展演自1993年舉辦首屆以來,已成功舉辦8屆,受到全國文藝界和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和廣泛關注。這場匯聚全國少數民族曲藝精華的盛會,不僅讓更多人了解和喜愛少數民族藝術,更在交流中促進各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注入文化力量,為促進民族團結、增強文化自信發揮積極作用。
(記者 奚冬琪 正北方網 供圖)
編輯:實習生 李軍(輔導老師: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