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四川樂山市政協督辦重點提案——
破解“看病煩、看病貴”難題“截至目前,全市線下互認醫療機構增加到132家、線上17家,確定檢驗結果互認項目81項、醫學影像檢查結果互認項目141項;全市組建醫共體8個,4個市轄區開展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成立專科聯盟34個,簽約醫院247個,建成遠程醫療協作網13個……”日前,四川省樂山市政協部分委員在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就兩件醫療領域重點提案辦理工作開展督導時,相關負責人的介紹讓委員們頻頻稱贊。
此次督導的《關于推進醫療機構檢驗檢查結果全市互認共享的建議》和《關于整合醫療資源提升分級診療水平的建議》兩件重點提案,分別由市政協委員鐘怡、李遠平在市政協八屆六次會議上提交,直指群眾強烈的“看病煩、看病貴”問題。
提案辦理過程中,市衛生健康委牽頭抓總,聯合醫保、財政、人社等部門打出改革“組合拳”——在檢驗檢查結果互認方面,通過搭建信息平臺、統一互認標準、強化質量管控,讓群眾避免重復檢查,節省醫療開支;在分級診療推進方面,通過優化資源布局、推動優質資源下沉、完善醫保支持政策,引導患者合理分流,逐步構建“大病重病在市、一般疾病在轄區”的就醫格局。
“組合拳”效果明顯。
據統計,1月至5月,全市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約1.76萬人次,為患者節約費用約258.7萬元;開展遠程醫療服務7.14萬人次,縣域內就診率始終保持在80%以上。
“提案辦理取得了看得見、摸得著的成效。”在隨后召開的協商會上,委員們對提案辦理效果給予了高度肯定。同時建議,要在擴大范圍的基礎上進一步提質增效。一方面,加快推進全市35家二級及以上公立醫療機構全部接入信息平臺,實現100%二級及以上公立醫療機構檢驗檢查結果線上調閱互認,打破醫療機構間的數據壁壘,確保互認結果的準確性和時效性;另一方面,加強質量管控,統一檢驗標準和操作規范,讓群眾在不同醫院都能放心使用互認結果,真正避免“重復檢查、多頭繳費”。
委員們還建議,抓住提升基層醫療機構能力水平這個關鍵,通過優化轉診流程、完善轉診激勵機制,引導群眾在基層看好常見病、多發病,讓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到群眾“家門口”,逐步破解“大醫院擠、基層醫院空”的難題;進一步完善基層醫務人員待遇保障和職業發展通道,破解人才瓶頸,推動優質醫療人才下沉。
市衛生健康委負責人表示,將認真吸納委員們的意見,以釘釘子精神推動提案辦理提質增效,讓群眾切實感受到醫療服務水平提升,收獲更多安全感幸福感。(記者 韓冬 通訊員 張國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