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熱點聚焦 海峽觀察 臺海人物 臺商臺企 在大陸 兩岸交流

首頁>兩岸>資訊

上半年兩岸經貿升溫,臺商扎根大陸信心堅定

2025年08月06日 10:10  |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27fd4fa79d0fbae43f14effd8831c19

第二十七屆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期間,“萬商云集 有福之州”全球招商大會舉辦,共簽約80余個項目、總投資超1300億元。

2025年上半年,海峽兩岸經貿往來數據格外亮眼,展現出兩岸經濟融合的強大韌性與活力。然而,民進黨當局卻背道而馳,不斷鼓噪“脫鉤斷鏈”,試圖人為割裂兩岸緊密的經濟聯系。但事實勝于雄辯,臺商對大陸投資熱度不減反增,兩岸貿易額持續攀升,民進黨一系列政治操弄不僅未能撼動兩岸經濟融合的根基,反而因“媚美跪美”導致臺灣產業深陷困境,徹底暴露其逆經濟規律而行的荒謬本質。

兩岸經貿逆勢上揚,合作成果斐然

經貿交流是兩岸關系的“壓艙石”與“推進器”,既是連接兩岸同胞利益的紐帶,更是抵御政治干擾、維護關系穩定的堅實基礎。

從利益聯結來看,兩岸經貿的深度融合早已超越簡單的貿易往來,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產業生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5年前6個月,兩岸貿易額達1477.8億美元,同比增長11.4%。其中,大陸從臺灣進口約1087.04億美元,增長12.5%;大陸向臺灣出口約390.76億美元,增長8.5%。僅6月單月,兩岸貿易額就有241.15億美元。這樣的增長態勢,即便在全球經濟面臨諸多不確定性的背景下,也顯得格外突出,充分證明了兩岸經濟合作動力強勁,產業鏈供應鏈穩固。

從具體產業合作來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臺企表現活躍。光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便是典型代表,這家深耕大陸20年的臺企,從傳統摩托車車燈起步,如今已轉型為新能源汽車智能車燈核心供應商,其技術迭代始終與大陸市場同頻共振。在2025兩岸新能源汽車產業融合發展對接會上,多家臺企積極對接大陸整車廠及核心零部件廠,尋求融入領先全球的大陸新能源汽車供應鏈。這種產業融合,不僅為臺企開拓了廣闊市場,也助力大陸新能源汽車產業進一步提升競爭力,實現了互利共贏。

在農業方面,兩岸合作同樣成果豐碩。福建漳平臺創園的鴻鼎農場開發有限公司,其董事長李志鴻直言,“臺灣農業的出路在大陸,臺農的春天也在大陸”。鴻鼎農場憑借“臺灣技術﹢大陸場景”的模式,成為海峽兩岸高優精致農業的“樣板”,帶動了當地茶葉產業發展,也為臺灣農業技術與經驗在大陸的落地提供了成功范例。

政策層面,大陸持續發力,不斷完善增進臺灣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從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31條措施”“26條措施”,到助力臺胞臺企發展的“11條措施”和“農林22條措施”,再到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一系列政策紅利持續釋放,為兩岸融合發展注入新活力。在福建,臺胞臺企享受到了跨境貿易高水平開放試點便利,金融支持也更加有力,這極大地增強了臺商在大陸投資興業的信心。

大陸經濟韌性強勁,民進黨當局“唱衰”破功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發展史可以說也是西方各種唱衰論調不斷被證偽的歷史。上世紀90年代初,時任美國世界觀察研究所所長萊斯特·布朗在《世界觀察》雜志發表文章《誰來養活中國?》,稱中國快速發展將導致“糧荒”,給全球造成沖擊,部分外媒隨后以此大做文章。1990年,《經濟學人》也曾發文稱“中國經濟已經陷入停滯”。

為了配合西方搞意識形態斗爭,更為了搞“臺獨”和“去中國化”,民進黨當局長期以來將政治凌駕于經濟之上,炮制“大陸市場不可靠”“兩岸產業鏈需切割”等論調,甚至通過政策誘導臺商轉移投資。但臺商的實際選擇,成為擊碎這一幻夢的最有力證據。

從投資數據看,臺資深耕大陸的態勢從未動搖。從投資數據來看,盡管民進黨當局極力干擾,但臺商對大陸投資熱情依舊高漲。2025年第一季度,臺灣上市、上柜公司大陸投資獲利1156億元新臺幣,創歷史同期新高,這表明大陸依然是臺商臺企穩定、安全、可為的投資目的地。

從貿易數據和產業合作現實看,兩岸經濟相互依存度極高,難以分割。臺灣是外向型經濟體,大陸是其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地。以臺灣半導體產業為例,雖然民進黨當局鼓噪“去中國化”,但產業對大陸的零部件供應依賴、市場依賴依然嚴重。而且,臺灣傳統產業利潤微薄,更離不開大陸市場和產業鏈協作。若強行“脫鉤”,臺灣經濟將遭受重創,失去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優勢地位。

“十幾年前甘肅的交通物流與產業配套還不夠成熟,如今已與東南沿海差距大幅縮小,這種變化背后是臺商對大陸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堅定看好?!苯眨珖_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簡稱“全國臺企聯”)第六屆會員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暨第十二屆“臺商隴上行”活動在蘭州舉辦,350余位臺商代表循著絲綢之路足跡考察甘肅,全國臺企聯榮譽會長丁鯤華感慨萬千。

臺企深耕大陸順應經濟規律,符合兩岸同胞共同利益

不可諱言,近幾年確實有少數臺資企業因為受到中美經貿戰和民進黨當局“新南向”政策的蠱惑,而從大陸前往東南亞和印度投資,但近兩年來臺商對東南亞投資不僅未能降低對大陸依存度,反而因當地產業鏈不完善、市場規模有限,而出現“繞一圈返陸投資”的現象。

一位去年底剛從某東南亞國家撤資重新投資祖國大陸的臺企負責人林先生坦言,無論從經濟規律和實際情況來看,部分臺企調整投資布局、選擇深耕大陸市場,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一是大陸超大規模市場的吸引力。大陸擁有14億多人口的超大規模市場,消費潛力持續釋放,為企業提供了廣闊的需求空間。尤其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內需市場的穩定性和成長性對企業發展至關重要。

二是完整的產業鏈供應鏈優勢。大陸擁有全球最完整的產業體系,從研發設計到生產制造再到物流配送,各環節高效協同,能夠為企業提供強大的配套支持,降低生產成本、提高運營效率,這是東南亞、印度等地目前難以替代的。

三是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大陸不斷推進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依法保護各類經營主體的合法權益,為包括臺企在內的企業提供了穩定、透明、可預期的發展環境。

四是兩岸同文同種的天然便利。兩岸文化相通、語言相同,在商業溝通、管理模式、市場理解等方面存在天然優勢,有助于企業快速融入當地市場,減少溝通成本和文化隔閡。

五是疫情后經濟復蘇的韌性與潛力。近年來,大陸經濟展現出強大的韌性和活力,即使面臨復雜的外部環境,依然保持穩定發展,為企業提供了可靠的發展預期。

此外,部分臺企在東南亞、印度等地投資時,還面臨產業鏈配套不足、物流成本較高、市場成熟度有限等挑戰,基于綜合效益考量調整布局,最終還是回到祖國大陸。

全國臺企聯會長李正宏表示,臺企之所以無視民進黨當局阻撓而深耕大陸,主要原因還在于大陸始終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堅定支持臺企在大陸發展,持續為臺企辦實事、解難題,推動兩岸經濟融合發展,“這種融合符合兩岸同胞共同利益,是順應經濟規律和歷史潮流的必然選擇,也為臺企發展提供了廣闊舞臺?!保ㄓ浾?高楊)

編輯:彭子鈺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狠狠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网小蛇 | 亚洲日韩∧V精品一区二区小说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卡 | 新国产九九视频精品 | 最新国产在线拍揄自揄视频 | 日韩国产欧美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