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駛向民心最深處
——山西大同市政協常委會會議聚焦社情民意更精準服務轉型大局
核心閱讀
大同市政協構建了四梁八柱的工作機制:信息編審報送、選題研判會商、情況通報反饋和信息培訓工作機制相互銜接,形成閉環。這套機制成為社情民意信息從采集到落地的制度保障。
“嚴把信息調研關、內容關、時效關,多維度提升社情民意信息質量。”近日,在山西省大同市政協常委會會議上,委員們的筆記本上密集記錄著2025年第一季度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信息。這次會議圍繞“社情民意如何更精準服務轉型大局”這一重要議題展開研討,大家在交流和碰撞中感到肩頭的責任愈發清晰。
近年來,大同市政協將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定位為“主席工程”,每年召開兩次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推進會,建立起主席會議、常委會會議每季度研究部署信息工作的制度,主席班子成員帶頭撰寫信息,分管領導審閱重要信息,形成“主席帶頭、全員上陣”的良好工作格局。
市政協構建了四梁八柱的工作機制:信息編審報送、選題研判會商、情況通報反饋和信息培訓工作機制相互銜接,形成閉環。這套機制成為社情民意信息從采集到落地的制度保障。政協打造的“社情聯系點·民意直通車”協商品牌,讓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駛入“快車道”。
市政協主席姚鴻波說,作為全國政協辦公廳社情民意信息聯系點之一,大同市政協承擔著國家級的“信息前哨”功能,選題必須站位高、視野寬。
“選題會上,我們常問自己:這事只有大同有,還是可能全國都存在?”來自農業界別的侯麗委員分享經驗,“比如我們調研晉北地區種業振興的瓶頸,就不能只盯著本地,而要思考這是否反映了糧食主產區面臨的普遍難題?能否以我們一地的生產經驗,為全國的種植業提供經驗?”
民盟大同市委會副主委陳玉霞則談到了政策落地反饋:“國家新出臺的減稅降費政策,中小企業實際感受如何?我們組織盟員企業家深入走訪,把最真實的‘獲得感’和‘卡脖子’問題提煉出來上報,就是要為國家政策優化提供最鮮活的基層樣本。”
據介紹,市政協自2023年開始每月初根據國家大政方針和時事熱點,結合本地實際情況提出7至10個重點選題,其中專業性強的選題,還會與相關工作領域委員進行精準“約稿”,讓專業的人反映專業的事,確保了信息的質量和深度。
近兩年,市政協對委員履職考評辦法進行了重新修訂,大幅度提高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比重,明確了各專委會信息報送任務和考核標準,各專委會再把任務落實到委員個人。在市政協的示范帶動下,各縣區政協也采取措施調動委員積極性,改變了過去信息撰寫靠骨干信息員和機關同志的狀況,實現從“單兵作戰”到“兵團出擊”的轉身。
今年,市政協開展了一系列信息專題輔導,深入縣區政協和民主黨派機關進行“面對面”指導服務,通過案例分析、經驗分享等方式幫助大家掌握信息采編技巧和方法。
會議結束時,一位民主黨派信息工作者整理著滿滿幾頁筆記,其中“政治強、業務精、作風硬”9個字被特意圈出。窗外,夏日的陽光灑在古城的街道上,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正如一條條暢通的“民意直通車”,載著百姓心聲,駛向城市治理的核心。(本報記者 王泳 通訊員 穆帥)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