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理論>實踐探索
市縣政協做好“四個凝聚”工作的實踐與思考
市縣政協的履職特點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直接面向基層,工作內容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二是問題導向明確,重點關注地方發展中的具體問題;三是工作方式靈活,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多樣化的履職形式;四是履職效果直接,能夠較快轉化為具體工作舉措,產生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效果。這些特點決定了市縣政協在助力基層治理中具有獨特優勢。
面對挑戰與機遇并存的新形勢,市縣政協要立足實際、把握重點,深入創新、揚長避短,將政治共識、思想共識、發展共識、行動共識轉化為助推改革發展的具體實踐。
聚焦凝聚人心,發揮政治制度優勢,營造改革發展濃厚氛圍?。深化對新時代人民政協制度的認識,把握其核心內涵,充分發揮“重要陣地、重要平臺、重要渠道”作用,把各界人士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增進理論認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領,健全“中心組領學、專題研討深學、線上線下共學”制度,通過季度委員學習座談會抓好“共學”,依托政協網站、智慧平臺、委員讀書群推送資料促進“自學”,組織讀書交流活動推動“互學”,引導委員在道路、制度、旗幟、方向等根本問題上統一思想。?深化黨建引領。通過制定黨組工作要點、壓實黨建責任、落實“兩個覆蓋”、構建大黨建格局,將黨的領導貫穿履職全過程各方面。發揚人民政協團結社會各界風雨同舟、攜手奮進的光榮傳統,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對形勢的判斷和決策部署上來,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營造文化氛圍。打造特色讀書品牌,以“書香政協”引領“書香家庭”“書香社會”建設,形成“委員領讀、界別共讀、群眾伴讀”生動局面,匯聚社會正能量。
聚焦凝聚共識,發揮統戰組織優勢,匯聚改革發展磅礴合力。充分發揮統戰優勢,廣泛團結各族各界、各階層人士,為改革發展尋求最大公約數。?為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在政協更好發揮作用創造條件,建立健全與黨外知識分子、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常態化聯絡機制。以茶話聯誼、走訪慰問、考察視察等活動為載體,認真聽取不同黨派和各族各界人士的意見,積極回應關切。引導其發揮自身優勢,宣傳推介產業資源,牽線搭橋招商引資,為發展獻計出力。?拓展對外交流。發揮政協橋梁紐帶作用,有組織、多形式、多渠道開展或參與聯誼交往活動。主動為有意愿開展對外交流的委員、企業提供支持服務,幫助拓展合作新途徑新方法,凝聚促進對外交往工作的整體合力。
聚焦凝聚智慧,發揮專門協商機構優勢,激發改革發展內生動力。廣泛集智、聚智、獻智,助力黨政科學決策、有效施政。?深耕協商職責。圍繞地方中心任務及民計民生熱點、難點、焦點問題開展協商,用事實說話、以數據支撐,力求建言言之有據、言之有理、言之有度、言之有物,實現富有成效的履職“自轉”圍繞黨政中心“公轉”。?搭建履職平臺。立足人手少、事務多的實際,踐行“不建機構建機制”“請上來、走下去”理念,搭建面向基層、深接地氣的協商平臺,綜合運用調研視察、走訪座談、聯絡聯誼、網絡技術等手段,最大限度地匯集反映各方信息與智慧,為黨政持續輸送來自社會各界的真知灼見。?堅持雙向發力。注重廣納群言、廣集眾智,在交流碰撞中完善建議,在深入共商中集思廣益,確保建言建之有方、言之有理、資之有效。強化在謀深做實中凝聚共識,使協商議政過程成為思想引領、政策宣傳、釋疑增信的過程,成為溝通情況、換位思考、交換看法的過程。
聚焦凝聚力量,發揮示范帶動優勢,推動改革發展成果共享。發揮政協委員的示范引領作用,廣泛動員各界群眾投身改革發展實踐,凝聚起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磅礴力量,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強化一線示范。引導委員主動融入改革發展主戰場,在服務發展大局中率先垂范、建功立業。鼓勵委員立足行業優勢和專業特長,在推動產業升級、科技創新、鄉村振興、生態環保等重點領域大膽探索、先行先試,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以務實作風和實際成效凝聚共同奮斗的強大合力。??深化治理參與。引導委員積極投身基層社會治理實踐,在化解矛盾、促進和諧中貢獻力量。發揮委員聯系界別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組織委員常態化開展民情懇談、政策宣講、法律咨詢、矛盾調解等志愿服務。引導委員和各界人士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深入開展捐資助學、醫療救助、扶老助殘、賑災救難等公益慈善活動,精準幫扶大病患者、孤寡老人、受災群眾、困難學生等解決實際困難。通過委員的示范引領和愛心善舉,帶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扶弱濟困,夯實改革發展的群眾基礎。
(作者古松系河南省三門峽市政協主席)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