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教育·聲音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師范大學黨委書記程建平:
全力保障縣域師資供給質量今年6月,首屆“優師計劃”師范生畢業,即將奔赴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基礎教育一線履約任教。
2021年7月26日,教育部等九部門印發《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優秀教師定向培養計劃》(以下簡稱“優師計劃”)。2022年9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回信勉勵北京師范大學“優師計劃”師范生,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努力成為黨和人民滿意的“四有”好老師。
本期關注北京師范大學“優師計劃”培養實踐,了解北京師范大學努力為欠發達地區培育和輸送黨和人民滿意的“大國良師”的故事。
——編者
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談及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情況,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師范大學黨委書記程建平的話語充滿關切,“我國要在2035年實現建成教育強國的目標,從教師隊伍建設視角來看,責任和使命更加艱巨。這意味著高水平教師隊伍建設要在2035年前完成,也只有這樣才能為教育強國建設提供更堅實的基礎力量保障?!?/p>
為進一步加強我國基礎教育教師隊伍建設、促進教育均衡發展,2007年,國務院首次在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試點免費師范生政策。2018年,政策升級為“師范生公費教育政策”,并擴大至地方師范院校,形成國家公費師范生和地方公費師范生兩種培養模式。程建平表示,多年來,這項由國家財政承擔了大量培養經費的基礎教育教師培養政策,吸引了不少優秀學生報考師范專業,對推動我國教師水平整體提升、推動教育均衡發展產生了積極作用。
“但一些欠發達地區,特別是一些縣域地區基礎教育師資薄弱的問題仍然比較嚴峻。”程建平表示,“師范生公費教育政策”使不少高水平師范院校畢業生獲得重返家鄉的機會。“但整體來看,一些高水平師范院校畢業生,仍然更傾向回到省會城市或者是一些經濟狀況好的地級城市,回到縣域層面去任教的師范畢業生則少之又少?!?/p>
“縣域中學的教育質量,不僅是縣域教育的問題,更是影響一個縣域發展的重要因素,還得再想辦法。”帶著一定要將優質師范生資源輸送到縣域教育一線的決心,程建平開始廣赴全國各地,深入中西部省份的縣域教育一線,實地摸排當地的師資隊伍建設情況。
“到了基層后,還是很受觸動。”程建平發現,很多縣城在幾年內,甚至更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有高水平師范院校的青年畢業生力量注入。基于廣泛調研收集的信息,程建平開始連年向全國政協遞交提案,呼吁在全國范圍內推進“強師工程”。
2020年,北京師范大學率先開展了實踐試點工作。據程建平介紹,當時北京師范大學聚焦脫貧攻堅關鍵階段需要,面向廣西、四川等7個省份的52個未摘帽國家級貧困縣,基于“定向招生、定向培養、定向就業”的原則,實施了“志遠計劃”。2024年,“志遠計劃”師范生順利畢業,開啟了在縣域學校的從教生涯。
“我們也到學生們工作的一線進行了走訪調研及關心慰問,孩子們都收獲滿滿。他們到各地工作后,也受到了地方各單位的高度重視??梢哉f,無論是對當地教育質量提升,還是對于青年人才的成長歷練而言,都是有積極成效的。這也堅定了我們要繼續做好‘優師計劃’師范生培養的決心和信心。”程建平說。
建立在北京師范大學“志遠計劃”的探索基礎上,自2021年開始,“優師計劃”師范生政策得以在全國范圍內普遍推行實施。
4年時光,彈指一揮間。如今畢業生們將再啟新程,奔赴一線教師崗位,程建平心里有很多的期待。同時,面對未來的“優師計劃”實踐,他也有很多思考,“一方面,要持續做好招生工作。須進一步保證‘優師計劃’招生質量,讓真正愿意成為教師、愿意回報家鄉的孩子們能有機會選擇‘優師計劃’。另一方面,要進一步提升‘優師計劃’師范生培養質效。需持續詳細了解縣域基礎教育師資結構情況,并對照縣域教育客觀需要及時跟進音樂、體育、美術、思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薄弱學科教師供給規模,保證‘優師計劃’師范生的精準培養、精準輸送?!?/p>
“還應持續優化‘優師計劃’師范生的就業服務體系?!背探ㄆ奖硎?,北京師范大學將持續做好“優師計劃”師范生的職后發展工作,逐步為這些學子們構建愈加完善的成長支持體系。“也期待各省市能對這些一心回饋家鄉的孩子們給予更多關心、關照。”
“我們要讓這些‘優師計劃’師范生們能真正在縣域基礎教育中發揮領頭羊作用,要讓他們盡快成長起來,盡快挑起大梁?!背探ㄆ浇ㄗh,要通過“優師計劃”師范生在崗位上的順利成長,吸引并鼓勵更多青年學子加入“優師計劃”?!叭绱?,方能保障在縣域教育水平提升和縣域高水平師資輸送之間,實現長期良性循環?!?/p>
編輯:張準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