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湖北襄陽市政協聚焦城市發展議政建言——推動城市“內涵式發展”
本報訊(記者 毛麗萍 通訊員 熊丹青 余歡)“7月14日至15日,黨中央時隔10年再度召開城市工作會議,首次提出了建設現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標,明確了‘創新、宜居、美麗、韌性、文明、智慧’6個方面的內涵,擘畫了建設現代化人民城市的新藍圖,為我市推進‘三區’協同發展指明了方向。”近日,一場聚焦城市發展的協商會議在湖北省襄陽市召開,市政協常委會組成人員圍繞推進“三區”協同發展提升城市能級開展議政建言。
為扎實推進襄陽新城區建設、古城區保護和舊城區更新,實現新城、古城、舊城功能互補,協同發展,今年以來,襄陽市委、市政府堅持高點謀劃、高位推動、高頻調度,組建工作專班,制定三年行動計劃和年度工作要點,全力實施年度重點項目,“三區”協同發展氣象日新。
結合這一重點,3月以來,市政協細分9個專題,組織126名委員深入開展調查研究,面向社會廣泛征求意見建議,形成了10份建言報告,為推進“三區”協同發展聚識、聚智、聚力。
協商會上,委員們錨定“內涵式發展”的新坐標,從推動城市結構優化、動能轉換、品質提升、綠色轉型、文脈賡續、治理增效等方面為“三區”協同發展建言獻策。
“我國城鎮化正從快速增長期轉向穩定發展期,城市發展正從大規模增量擴張階段轉向存量提質增效為主的階段。”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就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城市工作面臨的形勢作出重大判斷。
如何走出一條助推襄陽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只有解決好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樂業的問題,城市工作才有意義。
“襄陽的教育資源分配就像個‘倒三角’,中心城區好學校扎堆,新城區又不均衡,師資流動、教聯體建設的效果有限。建議優化‘三區’教育資源配置,以教育之強筑發展之基。”
“醫療資源均衡布局、協同發展,是民生所系、發展所需,建議切實加強頂層設計,推動差異化發展,推進緊密型醫聯體建設,提高基層診療能力,整合現有醫療資源,推進區域均衡。”
……
“建設什么樣的城市、怎樣建設城市?”面對委員們積極建言,相關部門也現場回應。
湖北省委常委、襄陽市委書記吳海濤到會聽取意見建議并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論述,以系統思維推進“三區”協同發展,不斷提升襄陽城市品質和能級。要加快革新理念,統籌做好治山、理水、營城、彰文的文章;要加強工作統籌,推動各類專項規劃與國土空間規劃相一致,與正在編制的“十五五”規劃相銜接;要扎實推進古城功能人口疏解,切實解決古城人口密度過大、非文旅功能過多等問題;要增強成本意識、市場意識,運用市場經濟手段實現城市資源的優化配置、高效使用。
編輯:實習生 徐曉會(輔導老師: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