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評論 藝文 閱讀 非遺 國學 人物 戲劇 國之瑰寶

首頁>文化>藝文

巫山三疊:鄉愁與時光的詩行

2025年08月04日 10:10  |  作者:胡適之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夜泊巫山:鄉愁的窗景

攜妻踏春歸故里,三月的巫山正以繁花為箋,寫盡古巴楚的溫柔。當巫山起伏延綿的輪廓浸在油菜花的金浪里,當李花似雪覆了山徑、桃花如霞燃了溪畔,我們恰好走進“夜泊巫山”的飛檐下——這座依臨長江岸邊的仿古建筑,木柱上還留著歲月的包漿,門楣上“夜泊巫山”四字,在春光里泛著溫潤的光。服務生引我們走向"起云"房間時,廊下的風正送來江水的氣息,混著兩岸花草的芬芳,像一句未說完的鄉音。

“起云”的窗,是嵌在巫峽畫境里的框。推窗便見長江東去,恍如碧波里漾著久違的十二峰倒影,圣泉峰的晨霧、神女峰的日影、登龍峰的夕照,此刻都成了窗景的注腳。白日里,油菜花鋪就的金色漫到江邊,偶有蜜蜂掠過窗欞,翅尖沾著花粉的甜香;暮色中,李花與桃花的影子融進暮色,讓遠山近水都染了一層朦朧的粉白。妻倚在窗前數游船,游輪劃破碧波,笛聲悠遠,而不遠處的本地游船正靠岸,發動機的輕響與江濤拍岸聲交織,像新舊時光在水面輕語。

七日的夜泊,總被暮鼓晨鐘喚醒。天未亮時,老城的晨鐘便穿過薄霧飄來,清越如玉石相擊,驚起江邊的水鳥,翅尖劃開江面的碎銀。推開窗,晨霧正從江面升起,繞著峰巒流動,讓“起云”的窗臺都凝了層濕潤的詩意,指尖輕觸,便沾了滿手巫山的清露。每天早晨,酒店特別制作的一碗荷包蛋湯圓,讓我明白這才是真正回到了老家。暮色四合時,觀里的暮鼓沉沉落下,江風忽然變得濃稠,帶著灶間的煙火氣——服務員蒸的麥子粑熟了,玉米的甜香混著辣椒炒臘肉的辛香,從樓下飄上來,勾得人想起年少時母親灶臺的味道。

鄉音總在不經意間漫來。鄰桌的老者用純正的巫山話談變遷,說江上又要再架新橋,說兩岸處處通了新路,說漫山遍野的油菜花、數十萬畝的李花成了游客打卡的景致。他們說著生活的變化,眼里閃著驕傲的光。妻跟著學念方言,說“曉不曉得”,還把“長江”說成“滄江”,惹得服務員笑出了聲,端來剛摘的巫山戀橙,鮮紅的果子裹著露水,酸甜里都是故鄉的滋味。夜里圍坐江東露臺,炭火上烤著巫山烤魚,油脂滴落的聲響里,有人唱起古老的船歌,調子婉轉如江水,讓我忽然想起年少在西坪讀書,假日與同學結伴徒步從此處登頂文峰觀,幾十年前的情境仿如昨日般清晰。

最動人是小雨后的月夜。雨停時,銀輝便鋪滿江面,讓江水成了流淌的銀河。“起云”的露臺上,妻披著薄毯,我則聽江風說往事——它說三峽大壩截流時的壯闊,說移民搬遷時的不舍,說如今兩岸新樓林立的繁華,說云端的機場、穿山的高鐵,黃金水道與高速的四通八達,也說那些藏在峰巒間不變的守望。夜間小游艇的燈影在水面搖晃,像時光遺落的燈盞,在波間輕顫。而游輪的航標燈在遠處閃爍,如未來的眼睛。妻輕聲說:“巫山的變化真大,卻又好像一點都沒變。”是啊,山水依舊,鄉音依舊,連風里的濕潤與芬芳,都還是記憶里的模樣。

離別的那日,油菜花正開得最盛。服務員塞給我們一包炒瓜子,說“路上磕著解悶”,瓜子殼上還沾著陽光的溫度。車離開時回望“夜泊巫山”,“起云”的窗依舊敞開著,像在揮手告別。文峰觀的鐘聲響在身后,油菜花的金浪漫到天邊,妻與送行親友的道謝聲,腔調已帶上了巫山的婉轉。我忽然懂了,所謂故鄉,便是無論走多遠,總有一片山水為你留著窗景,總有一縷鄉音為你候著晨昏,總有一場繁花為你開在歸途——就像這夜泊巫山的七日,山水是畫,鄉音是詩,而每一縷風、每一朵花、每一聲鐘鼓,都是故鄉遞來的溫柔請柬。

這夜泊的巫山,原是把變遷與鄉愁都釀成了三月的芬芳。游輪的笛聲里有發展的歡歌,小游艇的馬達聲里有堅守的溫情;油菜花田的繁華里有新的希望,暮鼓晨鐘的悠遠里有舊的眷戀。而“起云”的窗,早已將這一切收進記憶——收進妻鬢邊的花瓣里,收進我掌心的鄉音里,收進每一次回望時,那片永遠為歸人亮著的燈火里。

攀龍尋脊:時光的階梯

當“起云”窗景將咫尺鄉愁釀成晨露,當暮鼓晨鐘在記憶里凝作溫潤的回響,我們踏著三月繁花的余韻,走向了年少時曾徒步登頂的文峰觀方向——2024年新生的“三峽龍脊”徒步道,正沿著群峰脊梁鋪展成連接今昔的時光階梯。十二公里的路徑托在山巒之間,1040米的海拔爬升,藏著比“夜泊巫山”窗景更壯闊的山水史詩,每一步都踩著故鄉的脈絡,每一眼都撞進古意與新生交織的畫境。

圣泉峰的龍須瀑垂落銀線,沾濕登山杖,潤了巖縫里的野杜鵑。神女峰的剪影在晨霧中如巨龍頷首,腳下石階伴著徒步者攀升,“山高人為峰”的意境在喘息中漸顯。明代鎮水塔的六角飛檐挑著晨霧,第一縷晨光穿過霧靄,在石階上投下斑駁的光影;七層磚塔的裂痕記著治水傳說,鏡頭里長江東去,游輪與古棧道殘影在水面重疊,恰似“起云”窗外新舊時光的對話在此延續。

文峰觀的香火漫過石階,木質梁柱凝著與“夜泊巫山”木柱同款的歲月包漿,香爐青煙與AR導覽的激光交織,明代晨鐘與數字解說在山谷共振,恍若把七日來的暮鼓晨鐘都搬進了山林。指尖撫過古道石孔,似觸到纖夫掌心溫度,手機里生成的徒步VLOG,正將這觸感傳給千里之外。聽隨行導游介紹,龍脊的四季是流動的調色盤:春雪覆道,夏蔭斑駁,秋果搖落;而11月的龍脊最濃烈,漫山紅葉燃成長廊,讓石階都浸在紅韻里,想來會比三月的花海更添幾分壯闊。

正午陽光漸烈,山霧稍散,群峰輪廓愈發清晰。導覽的聲音混著山風講億年故事,實景激光秀在暮色中點亮山脊傳說。五湖四海的游客們徒步龍脊的喘息與歡呼撞響山谷;夜爬燈帶如銀河落地,照亮挑補給的山民與年輕人的直播鏡頭。休閑漫步者、徒步挑戰者、越野愛好者,都在軌跡里寫下與山水對話的詩行,如同我們在“夜泊巫山”的窗下,把鄉愁寫成了流動的文字。

雨過的龍脊云霧游動,雨滴敲石階清越如樂。山民說這是“龍翻身”,霧散果然見彩虹,一頭連登龍峰,一頭落進觀景臺鏡頭,遠處“云端機場”如騰飛的翅膀,正是江風曾在“起云”露臺訴說的發展圖景。下山時,巫山網紅蓑衣哥遞來烤羊腿,瓷碗的溫熱混著江風的清冽,讓疲憊雙腿重獲力氣——這煙火氣,原是龍脊與“夜泊巫山”一脈相承的溫柔饋贈。

暮色從山腳漫向山脊,將石階染成深褐,夕照為文峰觀飛檐鍍金邊,暮鼓余音混著游輪汽笛沉淀,與連日來的晨昏韻律完美和鳴。夜爬隊伍與補給隊擦肩,手電光暈里是山民與游客的笑談,民宿窗亮處,主播舉著紅葉說“這是龍脊的請柬”,江濤聲早已為話語譜好韻腳。這條巨龍以步道為弦,以爬升為韻,唱古老歌謠,也唱發展樂章。而我們,都是龍脊的過客與歸人,在登天的石階、朝云與暮雨里,觸摸山水的骨,感受時光的魂,把“起云”窗外未寫完的鄉愁,續成了更壯闊的故鄉詩篇。

山水為箋,龍脊作骨,巫山便在這夜泊的溫柔與攀峰的壯闊里,將變遷與鄉愁、古意與新生,都釀成了歲月的芬芳。

月照歸途:詩心與回響

當龍脊的晚風收盡最后一縷夕照,文峰觀的燈火便與江面星輝連成一片。巫山的夜就此鋪開如宣紙,候著異鄉游子以心為筆,蘸取山水靈秀與傳說幽情,細細勾勒。此次七日歸鄉之行,我走遍曾經熟悉的街巷與山水:油菜花的金浪是鋪展的底色,李花桃花的粉白是暈染的柔光,長江碧波是留白的意境,而神女峰的剪影與巫山云雨的變幻,正是這畫卷中最動人的題跋。行走間,想起為歌唱家雷佳創作《美麗中國》時寫下的句子:“我用雙腳丈量你的美麗,一路風光如影隨行”——此刻踏在故土的每一步,都讓這句詞有了更真切的注解。千百年來,文人墨客在此駐足,讓“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的喟嘆流傳千古;如今這方水土,正以蓬勃新姿孕育著詩意的種子。

獨自坐在“夜泊巫山”的臨江露臺,耳畔忽然響起熟悉的巫山山歌《薛仁貴征東》——“太陽出來喲紅啰,仁貴去征東哦,手拿穿云啰箭呢,要斬蘇寶同哦,不打喲勝啰仗,不轉啰來喲。”歌中的蒼涼與婉轉,道盡了巫山人與大自然、與命運抗爭的不屈。而今日的巫山,正應和著新的盛景:“金浪漫山崗,新路通云旁,神女笑凝望,江船載夢長。”在新舊歌聲的疊印里,巫山云雨不再只是朦朧傳說,早已化作滋養故土的甘霖——它讓萬畝花海年年盛放,讓新橋橫跨長江,讓高鐵穿山而過,讓云端機場通航、高速通聯全國;讓山民的笑臉映在游客鏡頭里,更讓漂泊的游子在鄉音中尋得心靈歸航的錨點。

巫山的多情,從來不是困在山歌與典籍里的傳說,而是活在山水間的呼吸。你看神女峰的剪影里藏著先民對自然的敬畏,龍脊步道的歡笑里藏著今人對生活的熱愛,游輪與古棧道殘影共映江面時,藏著傳統與現代的和鳴。這份多情,是山水對人的饋贈,是人對山水的回應,更是故土對每一個游子最深厚的擁抱。

此刻忽然懂得,所謂近鄉情怯,是因這片土地早已超越了“故鄉”的單一意義。巫山于我從來不是簡單的創作靈感,而是一個流動的世界——它有歷史的厚重,有自然的瑰麗,更有時代的活力。在這里,每朵花的綻放都是詩,每座橋的架起都是歌,每聲鄉音的碰撞都是詞,而對故土的眷戀,便是將這一切串聯起來的韻腳。

我知道,故鄉這方水土賦予的創作沖動,終將化作筆下文字、弦上歌聲,在歲月里慢慢沉淀;而對故土的祝福,早已融進巫山的云雨——愿山水永遠靈秀,愿家鄉的百姓永遠安康,愿每一個走進巫山的人,都能尋得屬于自己的詩與遠方。

(作者系民盟中央宣傳委副主任、華夏文化促進會副會長,導演、詞作家)

編輯:張準正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在线人成免费视频69国产 | 久久久人成影片一区二区三区 | 特级做a爱片久久久久 | 日本高清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 香蕉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国产高清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