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頭條
踐行新發展理念 彰顯民企新擔當
企業發展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富而思源、富而思進,與祖國同進步、與人民齊奮斗,堅定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中國式現代化的促進者,既是民營企業家的責任,更是企業長遠發展的必由之路。唯有將企業發展融入國家大局,才能獲得源源不斷的動力,為國家經濟注入不竭活力。
近日,第六屆全國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表彰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會議指出,廣大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和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感恩奮進、實干奮斗,為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作出重要貢獻。100名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和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榮獲“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稱號,并發布了《勇擔時代重任 投身復興偉業 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的倡議書。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殷切關懷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成長,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推出和完善一系列政策措施。習近平總書記充分肯定我國民營經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多次強調民營企業家要“弘揚企業家精神,做愛國敬業、守法經營、創業創新、回報社會的典范”。這為民營企業家弘揚企業家精神、擔當歷史使命提供了明確方向和有力支持。
創業與報國,是流淌在優秀企業家血脈中的澎湃動力,是推動企業發展的強大精神支撐?!队聯鷷r代重任 投身復興偉業 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倡議書明確提出:“企業營銷無國界,企業家有祖國,愛國是優秀建設者精神的第一要義,是企業家精神的價值體現”“非公有制經濟在改革開放偉大歷程中蓬勃發展,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離不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要厚植家國情懷,始終秉持對國家、對民族的崇高使命感和強烈責任感,把愛國之情化為報國之行,把企業發展、個人成長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助力續寫‘兩大奇跡’新篇章;勇擔時代重任,始終保持愛拼會贏的精氣神,在做大做強企業、引領行業發展中,當好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促進者、行動派”。
在新時代新征程的宏大背景下,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所處的環境正經歷深刻而復雜的變革:一方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蓬勃發展,為企業成長搭建了廣闊舞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另一方面,全球經濟格局風云變幻,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各種挑戰接踵而至。面對時代浪潮,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要與時俱進提升理想境界,滿懷創業和報國激情,做強做優做大企業,為國家繁榮和社會進步貢獻力量。許多優秀民營企業家以實際行動詮釋了這種情懷,如華為的任正非、福耀玻璃的曹德旺等企業家的經歷證明,只有厚植家國情懷,感恩偉大時代與黨的政策,才能在困難面前保持堅韌不拔的意志。當前,一些企業面臨市場需求萎縮、成本上升等挑戰,但只要不“躺平”、不退縮,專心致志謀發展,就一定能在困境中找到新機遇,實現破局發展。
企業發展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富而思源、富而思進,與祖國同進步、與人民齊奮斗,堅定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中國式現代化的促進者,既是民營企業家的責任,更是企業長遠發展的必由之路。唯有將企業發展融入國家大局,才能獲得源源不斷的動力,為國家經濟注入不竭活力。
踐行新發展理念,走高質量發展道路
新發展理念,是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指引,更是民營經濟實現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遵循與必經之路。高質量發展,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隨著全面深化改革、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穩步推進,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當然我們也要清醒看到,當前民營經濟發展確實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較為突出的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風起云涌,給傳統產業領域的一些民營企業帶來較大沖擊;美國等西方國家對我國遏制打壓,使一些科技型和外向度較高的民營企業面臨困境;一些民營企業盲目多元發展,市場把握不好、經營管理不善;有的地方民營企業發展環境不優,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有待加強;社會上對民營經濟認識還有一些雜音等。應當說這些困難和挑戰,總體是在改革發展、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出現的,而不是制度性的,是局部的而不是整體的,是暫時的而不是長期的,是能夠克服的而不是無解的。
廣大民營企業家要踐行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就要勇立潮頭,以優質產品和服務贏得市場競爭主動,就是要發揚拼搏進取、勇于創新、敢于冒險的精神,堅守主業、做強實業,就是要弘揚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堅定信心、一心一意謀發展,勇立潮頭、不負使命。要以新質生產力為引擎,努力成為名副其實的創新主體,努力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創新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驅動力,是企業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的核心要素。小米、大疆等企業技術創新的實踐表明,企業需不斷嘗試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才能有更大的躍升。此次受表彰的100名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和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每個人都有創新的故事,可以說都是在創新中走出了一條光彩大道。廣大民營企業家要胸懷天下、放眼世界,加強開放合作,積極走出去、引進來,在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中搶占先機、贏得主動、開拓市場,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高水平上更好融入新發展格局,為擴大內需、做強國內大循環作出新貢獻。
堅持誠信守法經營,追求基業長青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質上是法治經濟”,黨和國家長期強調任何企業都要堅持誠信守法經營,這是不可逾越的紅線,更是基業長青的保障。誠信守法是企業經營的底線,是立足市場的根本,更是實現長遠發展的基石。在市場經濟中,誠信是企業的無形資產,是贏得客戶信任與市場認可的關鍵。講誠信的企業能樹立良好品牌形象,吸引客戶與合作伙伴,為發展奠定基礎。海爾集團創業初期以“砸冰箱”事件傳遞質量第一、誠信經營的理念,成為行業標桿;反觀三鹿奶粉事件,企業因添加三聚氰胺損害消費者健康,最終破產倒閉,還引發整個奶制品行業的信任危機。這正反兩例深刻表明,誠信是企業生存發展的生命線。守法經營同樣至關重要。企業唯有遵守法律法規,依法納稅、用工、開展經營,才能在穩定環境中持續發展。民營企業家需增強法治意識,做到投資決策問法、經營管理守法、市場履約依法、解決問題靠法,以正確法治觀引領企業健康發展。
除了民營企業家自身誠信守法經營外,全社會也要切實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杜絕“遠洋捕撈”。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11月民營企業座談會上強調指出:“保護企業家人身和財產安全。穩定預期,弘揚企業家精神,安全是基本保障”“對一些民營企業歷史上曾經有過的一些不規范行為,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按照罪刑法定、疑罪從無的原則處理,讓企業家卸下思想包袱,輕裝前進”。習近平總書記在2025年2月民營企業座談會上,再次強調要“切實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我們需要結合民營經濟促進法的實施把這些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好。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治理結構
民營企業若要打造“百年老店”,成為市場常青樹,離不開先進管理制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練好企業內功,特別是要提高經營能力、管理水平,完善法人治理結構,鼓勵有條件的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這為民營企業長遠發展提供了方向指引。現代企業制度以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為特征,能有效提升運營效率與管理水平,增強市場競爭力。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關鍵,許多成功企業通過健全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等機構,明確權責、形成制衡,保障決策科學公正。不少企業通過建立良好的現代企業制度,獲得了更大的發展,也大大提高了社會影響力。
同時,民營企業需高度重視接班人培養,這直接關系企業未來,是傳承與持續發展的關鍵。一些家族企業在這方面積累了寶貴經驗,不僅培養接班人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更注重品德修養、創新精神和社會責任感。通過系統培訓與實踐鍛煉,讓接班人全面了解企業運營,積累經驗,樹立正確價值觀與經營理念。唯有如此,才能確保企業在傳承中不斷發展壯大,實現可持續長遠發展。
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先富帶動后富
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離不開民營企業的廣泛參與和有力支撐,企業發展越好,肩負的社會責任越重大。民營企業家要積極發展生產、創造就業、保護生態,擔當社會責任,為推動共同富裕和社會和諧作出更大貢獻。
在發展生產與創造就業方面,民營企業作用突出:通過擴大規模、提升效率,提供豐富產品與服務,滿足群眾需求;作為吸納就業的主力軍,大量小微企業分布廣泛、經營靈活,為餐飲、零售等行業提供大量崗位,緩解就業壓力、維護社會穩定。民營企業家還應關注員工權益,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提供合理薪酬、良好工作環境與發展空間,讓員工感受關愛與尊重,激發積極性與創造力。在生態保護方面,摒棄污染環境的發展模式,越來越多民營企業重視綠色發展,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在共同富裕目標下,民營企業應參與公益慈善事業。許多企業家投身扶貧、教育、醫療等領域,用行動回饋社會。民營企業家須致富思源、富而思進,增強先富促共富的責任感:在鄉村振興中當示范,多參與“萬企興萬村”行動,開展產業與消費幫扶;在就業中作表率,多參與“百城千校萬企”行動,穩崗拓崗,健全工資增長機制,讓員工共享發展成果;在公益中樹榜樣,心系困難群眾、扶危濟困,彰顯富而有責、有義、有愛的風采。
在新時代征程中,通過滿懷創業報國激情做強企業、踐行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誠信守法、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民營企業家必將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為國家繁榮、社會進步書寫輝煌篇章,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磅礴力量。
(作者張占斌系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國式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國家一級教授)
編輯:實習生 李軍(輔導老師: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