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多黨合作>要聞
文化和科技,如何“雙向奔赴”?
——廣東省民主黨派助力打造數字文化新圖景
近年來,以網文、網劇、網游為代表的中國文化“新三樣”不斷走向全球市場,廣東堪稱文化出海的主力軍。據統計,廣東對外文化貿易規模約占全國2/5,覆蓋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涵蓋微短劇、數字出版、動漫游戲、創意設計、演藝裝備等多個領域。
前不久,在民進中央舉辦的開明文化論壇(2025·景德鎮)上,來自廣東的民進會員、三七互娛集團副總裁程琳在論壇上分享了科技與文化融合的經驗。她說,在游戲模式下,AI應用可以把文化數據、文化內容以及文化場景進行很好融合,將我國文化的資源優勢轉化成文化發展優勢。程琳以游戲中的動捕技術為例,將中國功夫通過動捕技術嚴謹還原融入游戲,吸引了眾多海外玩家。
這與民建廣州市委會經濟委員會委員、廣東越啟蘭律師事務所管委會主任陸丹的想法不謀而合。陸丹在2024年向民建中央提交過一份社情民意信息:“現象級IP的形成離不開科技的助推?!彼ㄗh,構建全方位數字文化出海體系,結合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數字技術發展,設計并優化文化產品的生產流程。
游戲產業在出海過程中,由于文化壁壘,游戲本地化面臨較大挑戰。陸丹建議,利用機器學習、大數據分析等技術,對海外市場進行深度分析,從而更精準地開發符合當地文化偏好的產品內容;還要建立一套科學的評估系統,定期收集海外市場的反饋信息,及時調整產品策略。
民盟廣東省委會也在2024年圍繞游戲產業出海做了相關調研,并在2025年年初向廣東省政協提交了《關于加快推動我省游戲產業出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的提案》。提案建議,要加大對游戲技術研發的支持力度,激勵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和升級;建立內容創新激勵機制,對在題材選擇、故事敘述、藝術表現等方面展現創新性的作品提供獎勵和支持。
一系列的建議正在落地見效,加快推動廣東打造“全球游戲產業高地”。今年5月,廣東推出全國首個省級游戲產業專項政策《關于推動網絡游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6月,廣東(廣州)游戲出海服務中心及廣東(廣州)游戲企業服務中心正式成立,為粵產游戲“出?!焙汀俺鋈Α痹偬硪话鸦?。
科技與文化的“雙向奔赴”,不僅體現在數字文化產業,還有沉浸式文旅、智慧課堂、低空觀光游等一系列文化新應用、新場景,不僅提升了科技的人文內涵,也加速了文化的現代化進程。
廣東省文化遺產數量眾多、類型豐富、特色鮮明。如何讓沉睡的文化遺產“活起來”?民盟廣東省委會在調研后發現,目前大量重要的文化遺產尚未進行數字化建檔,且大部分文化遺產數字資源未充分應用共享。
為此,民盟廣東省委會在2024年向廣東省政協提交提案,建議制定文化遺產數字化五年工作規劃,培養一支數字化專業技術隊伍,制定數字化采集的相關標準和規范,搭建文化遺產省級數字化資源庫。在文化遺產數字化資源活化方面,提案則建議推動建立文博機構、數字技術企業、傳媒平臺等在內的文化遺產數字化資源活化利用共同體,打通科技、民生、教育、旅游等行業活化利用數字化文化遺產的有效渠道。
“今天,因為人工智能和數字技術的發展,可以為解決鄉村振興中的文化建設問題提供助力。”廣東省政協委員、農工黨黨員卜紹基一直關注鄉村文化振興問題。他在今年提交了《關于積極引入數字和人工智能技術促進鄉村文化振興的提案》,建議廣東建設鄉村文化藝術資源數據庫,整合鄉村文化與藝術特色,避免鄉村建設同質化;開發“一村一品”等經濟文化資源,借助數字傳播推出“鄉村數字人”等概念,吸引“數字牧民”參與創業,為鄉村文化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各民主黨派的助力,推動南粵錦繡大地“數智時代”文化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的發展,以文化為內核,以科技創新與數字經濟為雙翼的壯闊畫卷越來越亮麗。(本報記者 林儀 揭春雁)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