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畫里有話
“‘韻’動牛街”通背拳大賽:傳統武術綻新光,民族團結譜華章
人民政協網8月1日電(記者 賈寧)7月31日,由北京市西城區牛街街道與西城區武術運動協會聯合主辦的2025年“‘韻’動牛街”通背拳交流展示大賽舉行。此次大賽得到北京市武協通背拳專業委員會等協辦,區體育局、牛街街道等領導及三地團隊、通背拳傳承人和各族群眾代表齊聚一堂。
作為牛街街道“民族體育運動嘉年華”的核心賽事,大賽以國家級非遺通背拳為依托,立足其原生傳承地牛街,創新群眾體育賽事形式,展現傳統文化活力,是深化“和合牛街”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創新實踐。
大賽開創京城通背拳專項賽事先河,國家級非遺通背拳代表性傳承人張斌稱其為通背拳交流發展搭建重要平臺。開幕式上,多流派技藝切磋、青少年傳承展示,將通背拳松活揉順、冷彈脆快的特點展現得淋漓盡致,踐行了讓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城市建設理念,讓城市文脈在體育活動中傳承新生。
賽事吸引力十足,來自北京10個區及河北、遼寧等地的45支團隊、400余名愛好者踴躍參與,參賽者涵蓋社會體育指導員等群體,構建起“傳統繼承+全民健身+文化傳播”三維平臺。牛街街道將通背拳轉化為全民健身載體,促進了各族群眾以武會友,增強社區凝聚力與民族團結 。
賽事設置傳統套路展演和創新功法交流環節,裁判團隊由專業裁判與通背拳老拳師組成,保障專業性與拳種特色結合。牛街街道創新成績發布方式,采用統一視覺設計圖片替代傳統打印張貼,提升參賽體驗。
牛街街道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將武術非遺融入全民健身體系,探索健康中國戰略
牛街街道工委書記李麗京致辭表示,街道以“和合”理念為引領,將文體活動作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載體。此次大賽是對非遺活態傳承的探索,也是凝聚各民族的平臺,希望大家賽場展風采,共捧民族團結“獎杯”。西城區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郭家燊肯定牛街街道創新工作,稱贊賽事展現了街道體育文化事業發展成果 。
編輯: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