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為首都高質量發展 貢獻政協力量>委員好聲音
金秀斌:為首都老工業基地轉型復興貢獻政協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政協要“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廣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北京市石景山區作為首都城區和曾經的老工業基地,長期面臨產業轉型和城市復興的艱巨任務,近年來緊抓國家級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建設等機遇,深入實施城市更新和產業轉型“兩大戰略”,統籌做好城園融合、產業融合、山水文化融合、治理力量融合“四篇文章”,全力打造新時代首都城市復興新地標,高水平建設首都城市西大門,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石景山區政協圍繞區委中心工作,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扎實做好“四個凝聚”工作,帶領廣大委員高質量履職,為推動老工業基地轉型復興不斷匯聚智慧和力量。
以加強思想政治引領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廣泛凝聚人心。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把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作為中心環節”“擔負起把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對人民政協工作要求落實下去、把海內外中華兒女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的政治責任”。石景山區政協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通過黨組會“第一議題”、主席會議、理論學習中心組研討、黨組書記講黨課等多種形式,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持續筑牢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思想根基。堅持把理論武裝擺在重要位置,打造“同心書苑”委員讀書品牌,推出“委員開講啦!”讀書會,開展“書香伴政協、同心向未來”讀書履職活動,扎實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和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在機關內部實施“改進作風提升能力年”活動,以更深入的學習凝心鑄魂,以更嚴格的履職錘煉本領,以更有效的舉措提升能力,以更明確的導向激勵擔當,充分激發政協委員和機關干部干事創業的內生動力。
以高質量協商議政凝聚高質量發展共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共識是奮進的動力”“人民政協作為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秉持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的理念,為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有序政治參與和利益表達提供了制度化平臺,有利于促進科學決策、有效施策,提升國家治理效能”。石景山區政協積極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引導政協委員和各族各界人士向黨和國家中心任務聚焦聚力,共促發展。
石景山區政協認真落實中共石景山區委《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協協商民主建設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區政協工作的實施方案》等要求,著力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自1991年起,區政協著眼服務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助力區域轉型發展,創立“石景山區政協工作理論研討會暨專題協商議政會”,至今已舉辦34次。平臺每年緊扣區域工作重點、群眾關心熱點、社會治理難點等主題,邀請委員、專家深入研討,成為獨具石景山政協特色的專題協商議政平臺。十一屆石景山區政協以來,先后圍繞產業轉型、高質量發展、品質之城建設、“十五五”規劃編制等主題協商議政,累計為區委、區政府決策施策提供建言文稿188篇、匯總歸納相關建議125條,協商落實具體問題30余個,為首都老工業基地轉型發展廣泛凝聚共識。
以特色化制度化協商平臺凝聚基層治理智慧。石景山區政協以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人民群眾不僅是浩瀚的力量之海,也是浩瀚的智慧之海”“協商民主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是黨的群眾路線在政治領域的重要體現”為遵循,將“人民政協為人民”作為黨的宗旨在人民政協工作中的集中體現以及政協履行職能、展現價值的根本所在。
十一屆石景山區政協打造“石事實商量”協商平臺,組織政協委員、專家學者、智庫機構下社區,與居民懇談交流、對話溝通,助力基層矛盾糾紛化解。平臺搭建以來,已開展協商活動80余次,助推民生問題解決占比60%,參與委員比例達到97%,有力助推居民急難愁盼問題的解決,有效拓寬了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有序促進了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的協同配合,形成委員履職深度下沉、調查研究扎實深入,居民訴求有序表達、協商共識廣泛凝聚的良性互動格局。
以開展“同心”活動和委員履職評價凝聚團結奮進力量。石景山區政協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力量源于團結”的重要論述和“人民政協作為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堅持大團結大聯合,堅持正確處理一致性和多樣性的關系,有利于最大限度把全體中華兒女智慧和力量匯聚起來,形成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生動局面”的重要要求,發揮顯著政治優勢,為區域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廣泛凝心聚力。
近年來,石景山區政協深入開展四個“同心”活動,以“書香伴政協、同心向未來”委員讀書履職活動奏響“同心曲”,以“石事實商量”民主協商活動架起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間的“同心橋”,以“書畫會友、翰墨傳情”文化惠民活動搭建政協書畫“同心院”,以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心連心”活動系緊政協與人民群眾間的“同心結”,通過畫好最大同心圓推動委員聯系服務界別群眾常態化、規范化和實效化。為強化委員服務管理,激發履職活力,區政協還創新“六個一、一保證”委員履職評價工作法,即要求委員參加一次專委會活動、一次政協專題活動、一次界別活動、提交一件提案、報送一篇社情民意,閱讀一本好書并參加一次委員讀書活動,保證出席政協全會。以此開展委員履職評價記分,有效促進了委員主體作用的發揮,強化了干事創業良好氛圍,推動了政協工作提質增效。
新征程上,石景山區政協將持續加強自身建設,著力打造“委員之家、民主之家、團結之家”,不斷凝聚團結奮進力量,為推動政協工作高質量發展、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石景山實踐新篇章作出更大貢獻。(作者金秀斌 北京市政協委員、石景山區政協主席)
編輯:實習生 徐曉會(輔導老師: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