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春秋>軍事歷史
懷揣民族大義,力促閻錫山聯共抗日
朱蘊山四赴太原為團結國內一切力量抗日,由“抗日反蔣”向“逼蔣抗日”和“聯蔣抗日”的政策轉變,中共中央致電中共北方局,指出:“北方統一戰線非常要緊”“晉綏應放在第一位”。
遵照指示,中共北方局聯系“中華民族革命大同盟”華北辦事處主任朱蘊山(后任第五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第五屆民革中央主席),并請朱蘊山到太原會見閻錫山,轉達中共愿同閻錫山聯合抗日的意愿。于是,便有了朱蘊山“四赴太原”。
一九三六年秋,朱蘊山與王志潔在天津市結婚。
一赴太原
“中華民族革命大同盟”是李濟深、陳銘樞、蔡廷鍇、蔣光鼐、馮玉祥等在香港組織成立的,匯集了國民黨內左派、地方實力派以及其他主張抗日反蔣的愛國分子,他們于1934年12月發表政治綱領,提出“爭取民族獨立,樹立人民政權”為中心的抗日反蔣的8項政治主張,響應中共“八一宣言”的號召,呼吁建立聯合戰線,實現第二次國共合作。朱蘊山是“中華民族革命大同盟”華北辦事處主任。
據朱蘊山回憶:“當時在盟內工作的有余亞農、吉鴻昌、徐午陽、謝文超、何子為、馬子谷、陳希周等。聯系的進步人士有李錫九、許德珩及劉承烈、馬哲民、張申府、劉清揚、孫祥偈等。軍方人士有馬占山、孫殿英、方振武部阮玄武、任應歧等。馮玉祥、李濟深曾親函韓復榘、宋哲元,喻以抗日大義,并囑掩護民族革命同盟?!?/p>
為了促成閻錫山與中共的合作,1936年2月,朱蘊山先寫信給曾任閻錫山參謀長的澹臺敬修,邀請他到天津具體談談山西和閻錫山的情況。澹臺是朱蘊山的安徽同鄉,辛亥革命時期的同志,在山西很久,富有愛國思想。他們交談后,一起到太原會晤閻錫山,試探閻錫山對聯共抗日的態度。
會見中,朱蘊山站在民族大義的角度對閻錫山進行了勸說:“日寇直逼,華北危急,平津危急,中華民族危急,日寇意在滅亡中華民族,中國面臨亡國滅種危險。中國若亡,山西何存?借助他人之力,一味反共,結局如何,不言而喻,而他人又賴在山西不走,那么百兄將軍苦心經營了多年的三晉大地,豈不是拱手予人?”朱蘊山希望閻錫山和李濟深、十九路軍合作,組織中國民族革命同盟,并向他說明,只有恢復孫中山所定的三大政策,共同團結抗日,中國才能得救。
閻錫山認真聽取了朱蘊山的意見,表示愿意考慮。
二赴太原
1936年5月5日,中共中央發表《停戰議和,一致抗日》通電,由“抗日反蔣”轉為“逼蔣抗日”。當時日本侵略軍的步步進逼,對山西構成嚴重的威脅,日閻矛盾日益激化。
面對這種錯綜復雜的矛盾,閻錫山試圖在日本人、蔣介石、共產黨三方之間維持一種力量的平衡,“在三顆雞蛋上跳舞,踩破哪一顆都不行”。降日、迎蔣都不是出路,而自己的力量又不足,不得不尋找暫時的同盟者,有意向中國共產黨求助。于是派他的外甥、貼身秘書兼政訓主任梁化之到天津,請朱蘊山再來太原協商。
朱蘊山問梁化之:“上次向百公(閻錫山)建議,究竟考慮如何?”梁化之說:“百公對抗日是同意的,關于聯共問題,你去時可詳細討論。”朱蘊山說:“百公既有決心抗日,必須恢復孫中山先生所定的三大政策,否則山西一隅,終歸保不住的。請你回報百公,稍遲我當前來請教?!?/p>
梁化之回去不到一星期,朱蘊山便收到由山西駐津辦事處轉來一電,曰:“百公囑轉先生,掃徑以待,敬候高軒?!敝焯N山將閻錫山主動發出邀請的情況以及他這次赴晉的態度,向中共中央軍委華北聯絡局負責人王世英、張友漁、南漢宸等通報并交換了意見,得到他們的鼓勵與支持。
5月20日,朱蘊山第二次來到太原,直接被安排住在閻錫山家中,秘密會談了三次。朱蘊山向閻錫山分析了全國和華北的形勢,明確提出他應走聯共抗日的道路。閻錫山也談了自己的三點憂慮:一是紅軍東征時,晉軍在作戰中打死了紅軍二十八軍軍長劉志丹,擔心紅軍報復;二是國民黨中央軍有10個師駐在山西,擔心蔣介石把他吃掉;三是日本方面一直向他施加壓力,要他同日方合作。
針對當時情況,朱蘊山向閻錫山建議:在紅軍已經撤回陜北的情況下,山西應取消以反共為宗旨的組織,取消對陜北紅軍的封鎖,組織一個抗日的群眾團體,參加民族革命大同盟。閻錫山認為朱蘊山講得有理,可以考慮。
朱蘊山與閻錫山第二次會晤不久,5月25日毛澤東給閻錫山寫來親筆信:“先生如能與敝方聯合一致,抗日反蔣,則敝方同志甚愿與晉軍立于共同戰線?!?/p>
三赴太原
1936年8月下旬,閻錫山又派梁化之到天津邀請朱蘊山,再一次征詢意見。
臨行前,朱蘊山和王世英等中共領導人交換了意見。和閻錫山會晤時,朱蘊山首先轉達了中共北方局的看法和對他同共產黨合作抗日的期望。繼而再次提出“山西方面應首先取消公道團,為聯共抗日政策鋪平道路”。
閻錫山在幾經猶豫之后,表示愿意同共產黨合作抗日。并明確表示:一、同意取消以反共為宗旨的“公道團”;二、取消對陜北紅軍的封鎖,今后也不再提“剿共”等字眼;三、成立一個以抗日為宗旨的山西自己的獨立的群眾團體。朱蘊山對這些意見表示贊賞。
1937年5月中旬,梁化之再來天津,再邀朱蘊山赴太原。并說:“百公參加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回到山西,決心抗日,擬與李濟深及十九路軍建立民族革命同盟關系,并愿與廣西李宗仁、白崇禧合作。但山西方面對民族革命同盟擬加上‘犧牲’二字?!痹儐栔焯N山的意見。朱蘊山說:“山西愿與民族革命同盟建立關系,我們十分歡迎,加上‘犧牲’二字另行組織表示抗日決心,更為欽佩。不過山西與陜北紅軍靠近,尤須真誠合作,一致團結對外,方可抵擋日寇侵犯,?;厝フ埵景俟绾未蛩??倘蒙采納,我可設法約中共代表前來協商,雙方秘密進行,方可落實?!绷夯硎就?。
梁化之回去不久,來電邀朱蘊山第四次赴晉,并轉達閻錫山希望能直接與共產黨正式代表見面之意。朱蘊山及時向中共北方局轉達,中共中央委托朱蘊山攜帶毛澤東于1937年5月27日給閻錫山的親筆信,并決定由南漢宸、彭雨楓(即彭雪楓)為中共中央正式代表,與閻錫山談判。
四赴太原
1937年6月初旬,朱蘊山與南漢宸同赴太原,梁化之到車站迎接。南漢宸住城外太原飯店,朱蘊山和彭雨楓住城內中山公園附近旅舍。
當晚,朱蘊山先應閻錫山之邀,到他的住宅密談。閻錫山談及曾赴南京見蔣介石,提及抗日之事,蔣介石的態度令人氣憤。朱蘊山趁機提出當前抗日救國只有實行孫中山所定的三大政策,晉綏面臨強敵,除了聯共抗日,是沒有出路的,只要能一致抗日,他一定盡力協助合作。
接著將毛澤東致華北民族革命同盟轉閻錫山的密函面交,說明同來的南漢宸、彭雨楓二位是中共正式代表,請與他倆交流如何配合抗日辦法,及聯合組織民族革命團體問題。
閻錫山見函當即表示愿意與中共代表進行具體洽商,并指定梁化之為他的全權代表。
朱蘊山與閻錫山交談時,胃部宿疾再發,咳血不止。閻錫山留他在太原養病,朱蘊山表示:“既然百公同意與中共合作抗日,又有中共正式代表前來商談,我的使命已完成了,宜回北平治病。”閻錫山也表示同意,朱蘊山于次日返回北京協和醫院治病。
11月12日,中共中央代表彭雨楓、南漢宸在太原與閻錫山秘密談判代表梁化之密談后終于握手,雙方商定在太原設立中共秘密聯絡處,最終促使閻錫山與中共合作抗日,建立了山西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本文作者為安徽省社會主義學院民革黨史、朱蘊山生平事跡專題特聘教師)
編輯: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