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奮斗華章·委員風采
奮斗華章·委員風采丨勤克:一顆紅色種子的開花結果
勤克(左)調研北京市西城區真武廟密閉式清潔站,了解垃圾分類處理相關情況。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勤克 北京市西城區政協常委、致公黨西城區委會副主委、中國中化所屬企業專職外部董事。
“我是黨的民族政策的受益者。”這是勤克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還有一句話,也深深扎根于勤克的心中——“感恩黨,跟黨走!”他說,小時候,父輩為他種下一顆熱愛中國共產黨的紅色種子;在黨的培養下,他努力讓這顆種子開出花結出果。
不忘初心跟黨走
“父親總說,是黨讓他獲得新生。”勤克出生于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烏拉山鎮的一個普通的蒙古族家庭。他的父親,自幼失去雙親,卻成長為當時為數不多入黨的蒙古族青年,并長年擔任村黨支部書記。“以前草原經常鬧鼠疫,很多牧民因此失去生命,是中國共產黨帶領著蒙古族人民一道戰勝了鼠疫,真正幫助廣大牧民消除災害。父親對黨始終懷有虔誠的熱愛。”耳濡目染下,信仰的種子在勤克心中生根發芽。
“從草原來到天安門廣場,高舉金杯把贊歌唱……”這首《贊歌》的旋律,早已深深烙印在勤克的童年記憶里。而他自己的人生軌跡,竟也如歌中所唱——在黨和國家的培養下順利完成學業,“從草原來到天安門廣場”,在北京工作。因既懂蒙語又懂漢語,勤克曾參與組織或執行多個對援助蒙古國、促進中蒙經濟合作的項目,受到有關方面多次嘉獎。
“我是黨組織培養的,是在黨的領導下為黨的事業工作的。我會自覺接受黨的領導,保持政治上的堅定,做到黨內黨外一個樣,始終與黨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勤克的話語質樸而堅定。
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勤克注重統一戰線理論政策的學習。2020年,他參加中央社會主義學院第42期民主黨派干部進修班,受益良多,于是將自己的學習成果轉化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民主黨派與中共合作的歷史演進》《1948年“五一”口號的反響》等文章,在中共中央統戰部網站等多個平臺轉載。“這一個月的學習,對我理論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幫助。”更令勤克自豪的是,由他執筆的《香山時期協商建國的光輝歷程及其重要啟示》被評為2020年度致公黨北京市委會理論研究優秀成果獎。
勤克不僅善“學”,更重“行”。他胸懷赤誠,將所學所悟化作行動的力量。無論是主動投身脫貧攻堅,還是在疫情大考的危急時刻,他都滿懷赤誠挺身而出。作為黨外代表人士,他還積極參與公司黨群黨建工作,營造良好合作共事氛圍。他深情地表示:“中國共產黨始終堅守的初心使命、多黨合作制度的獨特優勢,讓我在思想深處更加堅定對黨的理論認同。”
民族團結之花綻放芳華
多年來多崗位的歷練讓勤克逐漸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民主黨派、少數民族干部。他常懷感恩:“黨的民族政策如春風化雨,不僅讓我接受了很好的教育并改變了命運,更使我深刻認識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性。”
2013年初,受單位委派,勤克奔赴國家級貧困縣——云南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輪崗鍛煉,“我是少數民族干部,去民族地區為各族同胞做點事情,義不容辭!”他深知,扶貧要讓更多孩子通過知識走出貧困。在尋甸期間,勤克主動聯系當地共青團組織,以“中化云龍”的名義發起“愛心助你上大學”公益活動,通過公益活動每年捐助10萬元,幫助40個孩子讀書圓夢,至今已有300多名學子受益。其中不少人后來也加入助學金捐助人行列,讓這份愛心代代相傳。
深入民族地區脫貧攻堅一線的經歷,讓勤克深受觸動:“我更堅定了理論自信,也更堅定了自己要為促進民族團結進步貢獻力量與智慧的決心與信心,讓民族團結之花永綻芳華。”
這份對民族團結的深沉情懷與堅定承諾,也深深融入了勤克作為政協委員的履職實踐之中。
“作為一名政協委員,我深知自己肩負著為各界群眾發聲、為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的重要責任。”勤克積極參與北京市西城區政協組織的各種會議和活動,既聚焦北京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也心系群眾冷暖,圍繞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
“統籌存量盤活整體布局,推動西城經濟高質量發展”“推進區域數字經濟差異化發展,打造西城數字產業特色新標桿”……近年來,勤克提出的提案和建議落地有聲,有的被列為重點提案,得到相關部門的重點辦理和答復;有的被轉化為政府的決策和工作措施,成為推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務實之力。
為了更好地了解社情民意、掌握第一手資料,勤克常常深入企業、社區,與基層干部群眾面對面交流,傾聽最真實心聲,捕捉最迫切訴求。2023年2月,勤克在貴州黔東南州出差期間,發現當地非遺手工藝品銷路出現問題,他積極聯系北京的對口單位,幫助幾名繡娘到北京學習并助力解決產品銷售滯壓的問題。
“政協委員建言獻策的平臺寬廣,履職盡責的過程既是展現智慧與擔當的契機,也可以為經濟社會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勤克的話語鏗鏘有力,而面向未來,他的目光愈發堅定。
編輯: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