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共筑產業新藍圖
——天津和平區政協建言現代都市型產業體系建設
和平區聚焦天津高質量發展“十項行動”,把現代服務業作為“立區之本”,加快建設特色鮮明、業態高端、能級突出、規模集聚的“3255”現代都市型產業體系,初步形成萬億金融、千億商貿,以及人力資源、科技信息、航運服務3個百億級產業集群。
“委員們深入東麗區國網無人機代工基地、和平區中醫醫院等實地考察調研,召開經濟科技委員會全體會暨委員知情報告會、醫藥健康產業發展情況座談會等,與課題組成員分享先進地區經驗。在課題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9篇高質量調研報告……”在日前召開的和平區政協“立足城區資源稟賦,積極構建‘3255’現代都市型產業體系”議政性常委會會議上,區政協常委、經濟科技委員會副主任王潤田介紹著半年來的調研歷程。
針對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區政協常委、經濟科技委員會主任彭飛提出,“構建‘京津雙城服務通辦’機制和跨區域利益共享機制,設立‘跨省通辦’窗口,實現高頻事項跨域‘一窗通辦’,確保疏解企業‘原名稱沿用、原資質保留’,順利入駐。”
“要健全信用約束與聯合懲戒機制,加快構建消費領域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為消費者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區政協常委、社會法制與民宗臺僑委員會主任蔣宏建提出。
委員們還就融入天開高教科創園、推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醫藥健康產業等提出意見建議。
“委員建議很及時,我們要緊盯非首都功能疏解,用好在津央企、招商大使等資源,打造‘云端對話’以及重點企業‘和平行’等區域協同品牌活動,搭建政企高效溝通平臺……”區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晨宇表示。
區科技局副局長井新碩也表示,下一步將加強與核心區雙向聯動,融入核心區生態服務體系,協同打造天津市垂類大模型產業聚集區。
“委員們的建議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為細化完善我區‘3255’現代都市型產業體系提供了新思路。”副區長張健充分肯定委員建議,希望大家繼續發揮獨特優勢,為區域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我們要緊緊圍繞做大做強和平金融、商貿、人力資源、航運服務等優勢產業,培育壯大數字信息、健康醫藥等新興產業,前瞻謀劃人工智能等未來產業,持續開展調查研究,多建睿智之言、多獻務實之策。”區政協主席高寶江表示,要動員組織廣大政協委員充分發揮聯系廣泛的優勢,宣傳和平、推介和平,努力為優質產業項目對接、人才技術資金引進、閑置載體盤活、營商環境優化提升等作出更大貢獻。(本報記者 張原 通訊員 馬瑩)
編輯:實習生 徐曉會(輔導老師: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