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多黨合作>民盟
賡續民盟優良傳統 持續深化作風建設
在中國共產黨扎實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之際,民盟積極響應,開展“學規定、強作風、樹形象”主題教育,體現了對中國共產黨緊密追隨、堅決擁護的優良傳統,對全盟鍥而不舍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良好形象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一、 以史為鑒:堅持以黨為師、向黨看齊是民盟不斷發展進步的力量源泉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回顧百余年黨史,從“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到“反對主觀主義、宗派主義、黨八股”,從“延安作風”打敗“西安作風”到“兩個務必”和“六條規定”,從提出“切實把我們的黨風搞好”到強調“執政黨的黨風問題是有關黨的生死存亡的問題”,中國共產黨始終高度重視加強作風建設。無論面臨任何困難挑戰,中國共產黨都能自覺把自我革命貫穿于社會革命全過程,從而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得到人民群眾擁護和支持,不斷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的偉大勝利。特別是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直面黨面臨的重大風險考驗和黨內存在的突出問題,以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為戰略目標,從制定和落實中央八項規定開局破題,以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將作風建設持續引向深入。經過十余年持之以恒的努力,黨風政風煥然一新,社風民風持續向好,贏得了確保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的歷史主動,贏得了團結帶領全體人民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共同奮斗的歷史主動。
重視作風建設也是民盟優良傳統的重要體現。民盟成立伊始,《中國民主政團同盟對時局主張綱領》和《中國民主政團同盟主席張瀾致蔣介石書》等文件都強調了樹立優良作風、為民服務的重要性。1945年,民盟領導人黃炎培在訪問延安時向毛澤東提出“歷史周期率之問”,這既是希望中國共產黨找出一條跳出歷史周期率的新路,也是對民盟的鞭策和警醒。新中國成立后,民盟一屆四中全會將作風問題寫入盟章,強調必須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這一時期,張瀾、沈鈞儒等民盟領導人以身作則,以清正廉明的政治操守深刻詮釋“立盟為公、參政為民”的宗旨。改革開放后,民盟將作風建設作為自身建設的重要內容來抓,積極倡導實事求是、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新時代以來,民盟建立健全民主決策、民主生活會、內部監督等機制,全面構建適合自身特點、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民盟的作風建設走出了一條制度逐步健全、水平不斷提升、覆蓋更加廣泛的發展之路。
歷史深刻地昭示我們,正是因為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重視自身建設、勇于自我革命,培育并發揚了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以及艱苦奮斗、求真務實等優良作風,才能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正是因為民盟始終不渝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以黨為師、與黨同行、向黨看齊,持續推進作風建設,才得以沿著正確方向不斷發展進步,并在國家的政治舞臺上發揮重要作用。
二、 薪火相傳:加強作風建設是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的現實需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永遠沒有休止符,必須抓常、抓細、抓長,持續努力、久久為功。”作風建設既是執政黨的永恒課題,也是民盟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自身建設的長期任務。民盟深入開展“學規定、強作風、樹形象”主題教育、進一步強化作風建設,既是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好、發展好、完善好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重要論述的全面貫徹,也是加強自身建設、推動新時代多黨合作事業健康發展的具體實踐。
開展主題教育、強化作風建設是堅持和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鞏固團結奮斗共同思想政治基礎的必然要求。民盟是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實踐者、推動者和維護者,只有牢牢把握中國共產黨領導這個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根本特征,始終與中國共產黨同心同向、同頻共振,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增進政治共識,才能在長期發展中不掉隊、不變形、不走樣。中央八項規定是中共中央徙木立信之舉,是新時代管黨治黨的標志性措施。我們必須深入學習中國共產黨“八項規定一子落地”的生動實踐和先進經驗,鞏固深化紀律學習教育成果,持續落實中共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推動轉變作風,鞏固發展良好政治生態,以更好地把中共中央的科學決策轉化為全盟的共同意志和自覺行動。
開展主題教育、強化作風建設是全面提升履職能力、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積極作為的重要舉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作風建設是為黨的工作大局服務的,應該體現黨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對作風的要求。”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是新時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務。去年召開的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描繪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偉藍圖,為民盟進一步履行好參政黨職能提供了廣闊空間,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良好的作風是我們更好發揮參政黨作用的重要基石。只有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積極轉變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才能切實提升履行職能的能力水平,在中國式現代化偉大征程中彰顯政治擔當與實干作為。我們必須自覺秉持清正廉潔的政治操守,敢于講真話、勇于道實情、善于建良言,確保參政參到要點上、議政議到關鍵處,更好肩負起中國共產黨好參謀好幫手好同事的職責使命。
開展主題教育、強化作風建設是解決自身建設突出問題、推動多黨合作行穩致遠的迫切需要。作風建設具有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形成優良作風非一朝一夕之功,克服不良作風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近年來,在各級監察機關公布的查處通報中,出現少數黨外干部涉嫌違規違紀違法案件,深刻說明民主黨派的自身建設、作風建設仍存在薄弱之處,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民主黨派自身建設的質量水平,也制約了多黨合作事業的健康發展。我們要清醒認識到,黨外不是“紀外”更不是“法外”。我們必須時刻保持警鐘長鳴,鍥而不舍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以作風建設為抓手全面加強參政黨自身建設,從根本上防范風險、杜絕隱患,確保多黨合作事業薪火相傳、根基永固。
三、 知行合一:鍛造優良作風,在新時代新征程展現新氣象新面貌
中央八項規定是改進作風的切入口和動員令,是長期有效的鐵規矩、硬杠杠。我們要準確把握當前作風建設的規律特點和工作要求,以開展“學規定、強作風、樹形象”主題教育為契機,把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融入血脈,化作行動自覺,堅定不移地將作風建設引向深入。
強化理論武裝,夯實思想根基。中共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形成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論述。這些重要論述為新時代加強黨的作風建設提供了科學指南,也為我們深入開展主題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論述,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以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從思想深處提高認識、轉變作風。我們要把學習領會中共十八大以來特別是中共二十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黨風廉政建設的先進經驗與學習領會中共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緊密結合、融會貫通,將學習成果轉化為提高政治站位、加強自身建設、堅決拒腐防變的強大思想武器。
弘揚優良傳統,涵養清風正氣。“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民盟在同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親密合作的歷史進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優良傳統:一是對中國共產黨緊密追隨、堅決擁護的歷史自覺;二是“奔走國是,關注民生”的家國情懷;三是“出主意、想辦法,做好事、做實事”的務實作風;四是科學嚴謹、精益求精的專業態度。我們加強和改進作風,必須抓住“根”和“源”,從民盟優良傳統中汲取智慧力量,做到返璞歸真、固本培元。我們要站在多黨合作事業的高度,認真做好民盟盟史資料的挖掘整理和研究,不斷鞏固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充分利用民盟傳統教育基地、盟員之家等平臺,積極開展民盟優良傳統教育,營造學傳統、講傳統、用傳統的濃厚氛圍,推動中共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化風成俗、入腦入心。
強化問題導向,筑牢作風防線。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以嚴的基調強化正風肅紀。”這要求我們必須堅持以嚴的基調強化作風建設。為此,我們應始終做到:一是堅持抓“關鍵少數”和管“絕大多數”協同推進,各級領導班子成員帶頭從嚴查擺問題,主動對標對表,充分發揮好以上率下的示范引領作用;二是充分運用審計監督、內部監督、調查研究、信訪反映、談心談話等方式,全面查找問題,認真檢視反思,不斷改進全盟的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三是堅持問題查擺與集中整治有效銜接,建立“問題清單”和“整改臺賬”,堅持邊學習、邊對照、邊檢視、邊整改,對查擺出來的突出問題立行立改、責任到人;四是堅持正面引導與警示教育雙管齊下,一手樹立先進典型、弘揚正氣,激勵盟員見賢思齊、主動作為,一手剖析反面案例、揭示腐敗危害,讓盟員受警醒、明底線、知敬畏。
完善體制機制,提供長效保障。作風建設作為一項長期任務,需要放眼未來、標本兼治,通過完善體制機制堵塞不良風氣的滋生之源,使清風正氣在制度保障下長久流傳。一是要將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融入自身建設全過程,貫穿盟務工作各方面,圍繞作風建設、廉潔建設積極補短板、強弱項、固底板,把優良作風和紀律規矩轉化為全盟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二是要與時俱進做好建章立制工作,及時配套中央政策文件和國家法律法規,制定修訂有關作風建設、廉潔建設和內部監督等方面的盟內規章制度,推動盟的紀律規矩立起來、嚴起來;三是要對存在的問題持續跟蹤檢視,確保整改到位,同時將主題教育中形成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經驗及時以制度形式固定下來,確保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
征程萬里風帆勁,偉業千鈞奮楫先。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民盟要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扎實開展好本次主題教育,以優良作風、實干實績更好地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良好形象,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貢獻智慧力量。(民盟中央理論學習中心組)
編輯:實習生 徐曉會(輔導老師: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