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兩山”理念20年 · 循足跡看變化
踐行“兩山”理念 | 政協智慧點亮“兩山” 轉化路——全國政協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小記
在浙江安吉紅廟村,一片廢棄礦坑如今成了湛藍色的湖泊。“90后”主理人程鑠欽的咖啡館面湖而建,高峰時每分鐘售出14杯咖啡,單日最高銷量近9000杯。兩年間,這里吸引游客70萬人次,營收超2000萬元,為村集體分紅600余萬元。
1200公里外的寧夏賀蘭山下,40萬畝戈壁荒灘已化作連片葡萄園。一位返鄉姑娘帶領村民種植的3000畝釀酒葡萄,每畝收入超過3萬元,并建成了“葡萄酒﹢旅游”的網紅公園……
這些散落在中國版圖上的綠色故事,是一場關乎如何將“生態顏值”轉化為“經濟價值”的深刻變革,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現實中的生動實踐,也在全國政協委員的履職坐標中串聯成耀眼星河。
長期以來,全國政協及全國政協委員始終高度重視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的探索與推廣工作。
2023年盛夏,當“推動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遠程協商會的信號連通北京與地方會場時,大屏幕上滾動著貴州都勻茶山蔥蘢的畫面。憑借獨特的高原生態環境,當地以都勻毛尖茶為核心,大力推進茶旅融合發展。
此次遠程協商會是2023年全國政協10項重點協商議政活動之一。為籌備好此次會議,全國政協組織調研組赴廣東、貴州等地開展專題調研。
在廣州海珠濕地,委員們看到,廣東開創性地采用“只征不轉”保護性征地,全力恢復水網系統,在城市中保留了萬畝濕地,吸引高新技術企業爭相入駐,帶動整片產業園蓬勃發展。
調研期間,委員們也發現不少困擾生態產品價值“變現”的問題與難題——生態產品“難度量、難變現、難交易、難抵押”仍未解決;參與主體不夠多元,市場交易活躍度不足等。
在隨后召開的遠程協商會中,在委員履職平臺上的議政群中,在一件件提案中,委員們發揮各自優勢不斷議政建言,并形成了一批有分析、可操作的成果,得到中央有關領導同志批示或被有關部委采納。
新安江,這條流淌在安徽與浙江之間的河流,也是全國政協助力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一個生動縮影。從十一屆全國政協起,一場持續十余年的“接力跑”在此展開。
過去,由于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矛盾,新安江流域的生態環境面臨嚴峻挑戰。為破解這一難題,全國政協充分發揮渠道暢通、位置超脫、聯系各方的優勢,組織委員深入調研、廣泛協商。在多輪協商與努力下,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正式啟動。
如今,上下游生態補償協商已持續4輪,通過生態補償機制,撬動了全流域的生態文明建設。千島湖庫區水質常年維持湖庫I類水,上下游人民從“一水共護”邁向“一域共富”。這種機制也成為我國生態補償機制建設的樣本,推廣到19個省份、15個跨省流域。
全國政協委員們還是推動生態產品價值轉化的見證者和傳播者。
在寧夏固原,全國政協委員黃綿松見證的不只是戈壁變綠洲的奇跡。2025年全國兩會期間的委員通道上,他分享道,我國生態環保產業從業人員已超340萬,營業收入突破2萬億元,10年增長近4倍,已經成為綠色生產力的重要載體。
在多次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中,全國政協委員趙英民面向國際社會講述著我國為全球生態環境治理、應對氣候變化作出的重要貢獻……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社會行動起來,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積極傳播者和模范踐行者。”全國政協正以此為指引,持續凝聚各方智慧與力量,探索將綠水青山打造成真正的“幸福靠山”。這些努力也將凝聚成制度創新的星火,照亮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路徑。
(記者 王碩)
編輯:實習生 李軍(輔導老師: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