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優化區域教育醫療資源配置>會議新聞
優化資源配置 增進民生福祉
——全國政協“優化區域教育醫療資源配置”雙周協商座談會籌備綜述
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
教育、醫療事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做好教育醫療資源配置這篇民生大文章,既需要戰略上布好局,也要在關鍵處落好子。如何進一步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如何在醫療資源配置上精準發力,更好守護人民健康福祉?7月25日,全國政協在京召開“優化區域教育醫療資源配置”雙周協商座談會,部分全國政協委員、專家學者與有關部委負責同志圍繞議題深入協商交流,為優化區域教育醫療資源配置,增進民生福祉貢獻智慧力量。
高度重視 精心籌備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對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作出“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建立同人口變化相協調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供給機制”“促進醫療、醫保、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設分級診療體系,推進緊密型醫聯體建設,強化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等一系列改革部署。
聚焦優化區域教育醫療資源配置,召開此次雙周協商座談會,是全國政協貫徹落實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的具體舉措。全國政協領導同志高度重視此次會議,對會議籌備工作提出明確要求,承辦此次會議的民進中央和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認真落實相關指示,精細開展各項籌備工作,以確保此次會議開出質量與成效。
教科衛體委員會于5月12日召開專題調研座談會,邀請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有關部門負責同志介紹相關情況,并與委員互動交流。委員們提出,教育、醫療資源配置要適應人口變化趨勢,從“資源思維”轉向“質量思維”,更好健全資源調配機制,不斷推動教育和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奠定堅實基礎。
圍繞會議議題,教科衛體委員會辦公室全面系統梳理了習近平總書記相關重要論述、國家出臺的相關政策文件等,匯編成參閱材料發給委員學習參考,幫助委員在議政建言時更好地圍繞中心、服務大局。
扎實調研 掌握實情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重視調查研究,堅持眼睛向下、腳步向下”。
專題調研是全國政協開展協商議政活動的重要籌備工作。聚焦會議主題,教科衛體委員會分別圍繞教育、醫療兩方面開展針對性調研。5月17日至20日,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進中央常務副主席朱永新率調研組,圍繞“強化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在青海開展調研。5月20日至24日,又圍繞“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赴陜西開展調研。
在青海,調研組一行先后走進西寧市、海東市,深入省、市、縣、鄉、村五級醫療機構實地走訪,同醫護人員、就診群眾、市縣鄉村干部面對面交流。委員們表示,保障好人民健康,必須繼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均衡布局優質醫療資源,改善基層基礎設施條件,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系統連續、公平可及的衛生健康服務。
隨著調研的深入開展,為有效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強化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讓民眾享受更便捷、高效的醫療服務,委員們紛紛建言——
“構建智能醫療系統,輔助基層醫生診斷,實現與上級醫聯體的綠色通道對接,促進基層醫生主動學習,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與管理水平。”
“繼續探索引導和推動以人員為核心的醫療衛生資源向基層下沉的工作機制?!?/p>
“拓展基層醫療服務內容,激發基層醫療人才創新活力,切實提升基層醫療服務水平,滿足群眾健康需求。”
在陜西,調研組深入西安、寶雞兩地多所高校、中小學校、職業院校、特殊教育學校、國際學校、托育機構等,詳細了解當地不同學段不同類型區域教育資源配置情況。委員們認為,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不僅是教育問題,更是關乎社會公平正義、區域協調發展、國家現代化進程的戰略命題。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錨定公平導向的教育資源配置基準,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政治要求,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資源配置新范式。
為推動教育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委員們積極建言獻策——
“優化教育資源配置需要堅持公平導向,向薄弱地區和農村傾斜,強化財政保障與資金使用效能。”
“要建立健全更加合理高效的教育資源配置機制,提高教育資源整體使用效率和供給彈性,健全與人口變化相適應的教育資源統籌調配機制,增強資源配置的靈活性和適應性,為人口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
“構建豐富的數字資源與統一的數字平臺,打破區域、院校之間的壁壘,實現教育資源的均衡配置與高效利用。”
……
委員們一路看,一路思。這些凝結著調研組智慧的思考與建議,為這場協商座談會高質量召開奠定堅實基礎。
多措并舉 確保協商質量
會議發言是協商建言質量的體現,也是展現會議成果的重要窗口。
據悉,此次會議共有11名委員、專家學者圍繞“優化區域資源配置”“以人工智能技術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優化高中階段教育資源統籌配置”“做實做細醫療衛生強基工程”“人工智能賦能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設”等方面進行發言,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負責同志均會針對性進行回應交流。
與此同時,教科衛體委員會于7月1日在線上平臺開設“優化區域教育醫療資源配置”雙周協商座談會主題議政群。群內,近百位委員積極地“隔空”互動交流,討論十分熱烈。這些線上“好想法”“金點子”也會被認真匯總整理,報送有關方面參考。
全國政協委員孟麗紅在主題議政群的交流中提出,“要加大財政扶持力度,科學管理,促進社會力量發揮自主辦學活力和積極性,增加社會上優質民辦學校的供給,推動區域教育資源分配‘公平和優質’之間的矛盾解決?!?/p>
全國政協委員張政文在群內積極呼吁,“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應健全普惠性的保障體系。要加大對農村和邊遠欠發達地區的教育投入,提升鄉村教師待遇,吸引并留住優秀教師,縮小城鄉、區域、校際間的教育質量差距?!?/p>
聚焦優化醫療資源配置,委員們的討論也很熱烈。全國政協委員吳德沛表示,要深化數字賦能與效率提升,大力推廣遠程醫療、互聯網診療服務,暢通“基層檢查、上級診斷”渠道,提升基層醫療機構對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能力和效率。
“教育與醫療的均衡發展,關乎千家萬戶的幸福。要打破行政壁壘,打通資源流動的‘最后一公里’,讓優質公共服務潤澤每一寸土地!”全國政協委員孫達感慨道。
為了民生福祉,線上線下同心共振。優化區域教育醫療資源配置是民生大事,需要全社會各方面凝心聚力、久久為功。隨著此次雙周協商座談會的召開,委員們的真知灼見將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守護人民健康貢獻政協智慧力量。(本報記者 方慧)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