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春秋>奇聞軼事
徐悲鴻創作《放下你的鞭子》
1939年秋,為了向海外華僑宣傳抗日,籌集捐款、救濟難民,徐悲鴻遠赴南洋舉辦畫展。就在徐悲鴻抵達新加坡時,著名話劇演員王瑩已在那里馬不停蹄地演出抗戰街頭劇《放下你的鞭子》。
《放下你的鞭子》講述了九一八事變后,從東北淪陷區逃出來的一對父女流離失所、賣唱為生的故事,旨在揭露東北人民的悲慘遭遇,控訴日本軍國主義的罪行,激蕩著強烈的愛國主義熱情。
《放下你的鞭子》在大江南北廣泛演出后,極大鼓舞了全民族的抗日斗志。根據周恩來的指示,王瑩和金山等文藝工作者于1939年赴香港地區和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進行巡演,所到之處萬人空巷。
10月的一天,徐悲鴻在新加坡街頭徜徉時,適逢王瑩等人在廣場上演出《放下你的鞭子》,于是駐足觀賞,不由得深受感動。徐悲鴻回到住處,花了10天左右的時間,以現實主義手法,創作了一幅高144厘米、寬90厘米的同名油畫。畫面上,接近真人比例的王瑩身穿白底藍紋、繪以麟鳳圖案的服飾,手持紅色綢絹,半蹲身子,翩然而舞;圍觀者扶老攜少,或衣衫襤褸,或軍服持槍,雙手交叉,神情陶醉……
油畫《放下你的鞭子》折射出在日寇鐵蹄無情踐踏及蹂躪之下,中華民族奮起御侮的不屈意志,真實反映了當年海外華僑同仇敵愾的愛國精神,以及慷慨解囊、同心勠力,攜手支持長城內外浴血抗戰的赤子情懷。
據徐悲鴻夫人廖靜文介紹,徐悲鴻完成油畫《放下你的鞭子》后,將它送給新加坡的好友黃孟圭。黃孟圭去世后,畫作輾轉流傳到一位亞洲收藏家手中。2007年4月,《放下你的鞭子》在香港蘇富比春季拍賣會上驚艷亮相,轟動一時。(周惠斌)
編輯: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