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統一戰線>統戰時訊
直播間里的同心圓
——江蘇常熟各級政協委員共繪新業態統戰新圖景
7月6日,晚上10點多,常熟尚瑭數智文化產業園的燈火依然璀璨。主播李欣剛結束一場直播,手機便彈出一條新消息——人才公寓的入住通知。“孩子上學的事街道幫忙協調好了,現在連住房都解決了!”這位帶著全家從外地來打拼的媽媽長舒了一口氣。
3年前初涉直播行業時,她未曾想到這個新興領域也能擁有如此周全的保障。這細微處的暖意,正是江蘇常熟各級政協委員積極投身統戰工作,凝聚新業態從業者人心的一個縮影。
隨著常熟服裝城直播產業蓬勃發展,大量像李欣這樣的新業態從業者、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匯聚于此。他們背景各異、訴求多元。常熟各級政協委員敏銳捕捉到這一群體特征,積極搭建聯系橋梁、拓展協商平臺、建立服務機制,與莫城街道黨工委同向發力。
2024年11月,常熟市政協組織常熟市的蘇州市政協委員與常熟市政協委員圍繞“加快推進新電商產業高質量發展”開展協商議事活動,提出了健全服務保障機制、完善專業人才培養體系、持續提升歸屬感等意見建議。一年來,街道層面積極落實協商成果:提供常態化政策法規服務;實施直播人才培育工程;開展線上線下幫扶活動……在助力產業繁榮、城市發展過程中不斷鞏固共識。
充分尊重和理解新業態群體的差異性需求,是凝聚力量的關鍵。“剛開始主播們見到穿制服的就躲,信任的建立需要橋梁。”常熟市政協委員、市新聯會莫城街道分會會長鄭濤對此深有體會。作為江蘇牛品云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他在積極履行政協委員職責的同時,帶頭將公司會議室改造為“政策解讀角”。稅務、市場監管等職能部門工作人員定期進駐坐班,一份涵蓋政策咨詢、法律維權、人才服務等51項內容的服務清單清晰張貼,成為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定心丸”。
這種扎根一線的服務實踐,也獲得了省政協委員的呼應。江蘇省政協委員、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高曉東,既是本地民營經濟的領軍人物,更是政協履職的“實干家”。
龍頭企業的主動轉型是帶動區域實現產業升級的關鍵。高曉東意識到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必須擁抱新業態,率先帶領波司登打造“品牌直播間”,創新開展“工廠溯源直播”,讓消費者見證產品從設計到生產的全過程,有效提升品牌信任度。在政協組織的專題協商中,他多次表示要“以產業為紐帶,以平臺為支撐,構建多元共治、共建共享的生態圈”。他推動波司登與本地直播基地、電商平臺建立深度合作機制,為新業態從業者提供培訓、實習和就業機會;設立“青年主播成長計劃”,為有志青年提供系統培訓和實戰平臺,助力新業態群體在傳統經濟轉型升級過程中找到定位、提升技能、共享發展紅利,以實際行動拓展新業態群體就業版圖。
常熟市政協還將協商平臺延伸至產業鏈一線,把“商以求同、協以成事”的民主協商實踐貫穿始終。依托委員工作室,圍繞直播經濟發展、新市民服務、行業規范等議題,組織政協委員、行業代表、職能部門開展“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活動,充分融合各級委員優勢,精準校準服務新業態的“同心圓”。街道干部小周翻看登記冊:“在市政協‘推動新市民子女教育高質量發展’主席會議協商推動下,僅今年就解決了12名主播孩子的入學問題。”
新市民融合學堂里,孩子們的歡笑聲漫過蘇繡課桌;零工就業市場內,湖南姑娘李薇正專注學習虛擬試衣技術。“這里教的技能馬上能用上!”她參加的“啟明星”直播人才培育工程,去年已惠及上萬人次。“高校資源與產業需求的對接,能為網絡行業培育更多專業人才。”蘇州市政協委員、蘇州工學院商學院副院長楊帥介紹。
在市政協聯動推動下,莫城街道與蘇州工學院、湖南信息學院等開展合作,實施“啟明星”工程,每年組織超百次學習交流等活動,并聯合人力資源公司為意向從業人員提供服務。
常熟市莫城街道還積極打造線上公益窗口,傳遞統戰新風尚。開展“直播帶崗”“主播說反詐”等公益直播26場,發動頭部主播開設紅色助農直播間,精選本地優質農產品,拓寬銷售渠道;同時,擴大線下公益覆蓋,組建互聯網企業人士志愿者服務隊,開展“數智新生?Yi企學”送學等志愿服務,引導主播參與貧困山區捐贈、災區捐款、愛老助老等活動。“公益是凝聚網絡人士力量、展現社會責任的重要方式,我們政協委員理應帶頭參與。”常熟市政協委員、慈善總會理事,江蘇云企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何昕輝說道。在他的帶動下,眾多網絡人士積極投身公益。“過去覺得統戰工作跟自己沒啥關系,現在通過政協搭建的平臺,我們每個人都能成為參與者、貢獻者。”
如今,在常熟,越來越多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正從“統戰對象”轉變為積極參與經濟發展和基層治理的“有生力量”。“這一生動轉變,深刻印證了常熟各級政協委員推動構建大統戰工作格局的深層邏輯:最牢固的團結,根植于共同奮斗、共同創造價值的沃土;最廣泛的共識,唯有在包容多樣、協商民主的實踐中才能凝聚。我們將進一步以協商聚共識,以服務暖人心,讓每一位奮力奔跑的追夢者腳下都擁有堅實可靠的土地,共同繪就最大最美的同心圓。”常熟市政協主席沈曉東表示。
(通訊員 解嘉 本報記者 江迪)
編輯:實習生 李軍(輔導老師: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