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全國政協專題協商會>完善和創新社會治理>大會發言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閔行區莘莊鎮康城社區黨委專職副書記張軍萍:加強基層民主協商 激發群眾自治活力 ?
基層是社會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基層民主協商與群眾自治能夠有效破解基層治理難題。但在推進過程中,仍存在一些矛盾和困難:多元主體聯動機制尚不完善,部門間職責交叉、溝通不暢;群眾參與主動性不足,參與形式單一、深度有限;社區工作者和自治力量能力亟待提升。為此建議:
一、 強化黨建引領,筑牢基層治理根基。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以網格化治理為基礎,科學劃分多級網格,建立由社區黨組織牽頭的聯席會議制度。細化黨組織對各治理主體的指導與監督職責,通過制定履職清單、工作規范等方式,確保各方有序開展工作。推動公安、城管等職能部門力量下沉,更好賦能基層基礎。
二、 鼓勵基層通過自治協商形式解決治理難題。上海康城社區針對維修資金的使用和監督,組織居民參與協商,并自主研發“電子簽核系統”,實現維修審批流程的數字化升級,使每一個維修事項、每一筆資金流向都清晰可查、公開透明,切實管好業主的“錢袋子”。現今許多小區普遍存在停車難問題,相關部門應研究出臺政策,鼓勵各社區通過自治協商的方式進行綠化面積等規劃調整,以最大程度解決停車難問題。
三、 注重隊伍建設,提升治理專業能力。一方面,著力提升社區工作者的專業能力,定期組織開展業務培訓。不斷優化社區工作者職業發展體系,積極探索與政府職能部門、事業單位人才交流機制。另一方面,持續壯大與培育社區自治隊伍,通過社區宣傳、志愿服務活動等多種途徑,廣泛招募社區自治人才,特別是注意引導青年力量參與其中,開展分類培訓和特色活動,培育居民從“旁觀者”到“參與者”再到“當家人”的角色轉變。
編輯:實習生 李軍(輔導老師: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