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全國政協專題協商會>完善和創新社會治理>大會發言
全國政協委員、國際紅十字與紅新月常設委員會副主席王平:完善志愿服務體系建設 為基層治理注入新動能
志愿服務是推動社會文明進步、促進基層治理現代化的重要力量。近年來,我國的志愿服務體系建設雖已取得顯著進展,但依然需要有效破解長期存在的“愿參與”“易參與”“常參與”而不得的難題。為此建議:
一、 強化精神激勵,夯實動力根基。在激勵機制方面,應堅持以精神激勵為主、物質等其他激勵為輔的原則。如何平衡利己與利他、自私與無私,這是志愿服務的一個重要導向問題。應通過大力開展各層級志愿服務表彰、宣傳志愿服務感人事跡、營造志愿服務光榮氛圍、弘揚志愿精神、培育志愿文化等方式,持續強化對志愿服務的精神激勵。
二、 完善供需匹配,提升服務效能。當前,志愿服務在不同領域存在供需失衡的現象。失能老人照護機構是最需要長期關愛和幫扶的場所,但志愿服務供給嚴重不足,如果能夠在這些地方提供持續的志愿服務,既能傳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優秀傳統文化,又能增強全社會尊老敬老愛老意識,使其成為展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平臺。此外,當前社會心理問題較為突出,尤其是在青少年群體中,化解疏導的需求巨大,但相關志愿服務供給卻存在較大缺口。應明確志愿服務不同領域的牽頭部門及承辦機構,摸清供需狀況,搭建對接平臺;同時要特別注重依托相關公益機構提供志愿服務,更好地提升服務效果。
三、 優化制度供給,凝聚活力合力。應盡快啟動《志愿服務條例》修訂工作,并推動制定志愿服務法。修訂與立法工作應重點強化黨建引領下志愿隊伍的自我管理機制,激發志愿隊伍活力,同時對志愿者開展志愿服務的服務規范、支持措施、保障機制等方面進行明確規定。改變目前部分部委直接對接各類專業領域社會組織的模式,充分發揮群團組織獨特優勢,構建以樞紐性群團組織帶動相關專業領域社會組織協同發展新格局。
編輯:實習生 李軍(輔導老師: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