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全國政協專題協商會>完善和創新社會治理>大會發言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長蔣毅:健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和危機干預機制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將“健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和危機干預機制”作為“健全社會治理體系”的重要內容,標志著此項工作上升到新的戰略高度。2018年,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央政法委等10部門聯合開展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工作重點存在系統性偏差、工作機制與部門協同尚不完善、專業資源匱乏與服務監管缺位等問題。
建議在未來工作中以增進人民幸福感為核心,按照社會治理防護為主、專業精準干預為輔的思路,抓好機制、科研、教育、人才四個方面關鍵任務,將心理學規律貫穿應用到社會治理的各個領域和維度:
一、 在工作機制方面,不斷健全和完善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專業支撐、公眾參與的常態化協同機制。相關部門加強對社會力量的監管和引導,各類學會、協會等發揮輔助與信息共享作用,實現多元主體有序分工合作。
二、 在科研投入方面,由政府牽頭,統籌科技、經濟、教育、衛生等相關部門力量,依托國家級重點實驗室打造復合型智庫團隊,加強針對我國制度、文化、經濟特點的社會心理規律探索和技術研發。
三、 在教育宣傳方面,將心理科學知識傳播融入國家思政平臺和各階段教育實踐,宣傳重點從“個體心理健康”拓展到“社會心態塑造”,建構起與個體心理需要相契合的、覆蓋畢生階段的心理知識譜系,有效提升大眾心理健康素養。
四、 在人才培養方面,培育“專業﹢融合”兩類隊伍,專業人才由院校和衛健部門進行培養與考核,進入工作崗位后及時納入專業人才庫;融合隊伍主要由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等機構的公職人員構成,通過針對性培訓提升其在各類治理實踐中善用心理知識的能力。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