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抗日英雄譜
抗日英雄譜丨饒國華:出川護家國,抗日衛中華
1937年11月12日,日軍占領上海,兵分多路包抄南京,其中一路經浙江長興、泗安和安徽廣德,直取宣城、蕪湖,企圖截斷南京中國守軍退路。川軍饒國華部駐守安徽廣德,牽制從太湖流域西犯的日軍。
11月24日,饒國華率部到達廣德,立即部署兵力,確保廣德飛機場的安全。25日,日軍和偽滿軍共4000余人,由長興出發占領泗安,直逼廣德中國守軍防線。日軍進攻受阻,喊話誘降饒國華。饒國華告誡士兵:“我們都是中國的軍人,寧可死而不可降,我們要為川軍爭省格。”經過半日苦戰,饒國華率部擊退了日軍的進攻。
從1937年11月26日開始,日軍以飛機、裝甲車等先進裝備,猛攻廣德。守衛此處的國民革命軍第21軍145師饒國華部被日軍三面包圍,補給線也被日軍切斷。饒國華奉命組織反攻,率領僅存的1營官兵與日軍血戰,因寡不敵眾,被圍困在十字鋪據點。日軍一再勸降,被饒國華嚴詞拒絕。
11月30日下午,廣德縣城危在旦夕。饒國華內心悲憤異常,產生了自戕殉國的念頭。12月1日凌晨,饒國華強忍傷痛,給第23集團軍總司令劉湘、副總司令唐式遵寫下遺書,表示“廣德地處要沖,余不忍視陷于敵手,故決與城共存亡”。號召官兵“奮勇殺敵,驅寇出境,還我國魂,完成我未盡之志……”然后舉槍自戕,以死報國,終年42歲。
全軍將士被饒師長的壯舉激勵,堅定了奮勇抵抗的決心,于12月1日收復泗安、廣德,使戰局得以暫時挽回頹勢。
饒國華的殉國壯舉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時人有絕句云:“廣德軍威振,義膽挫敵酋。成仁昭大節,英名自千秋。”國民政府追晉饒國華為陸軍上將,饒將軍被安葬在四川資陽甘溪溝。1938年3月12日,毛澤東在延安各界紀念孫中山逝世13周年暨追悼抗敵陣亡將士大會講話中提到,“從郝夢麟、佟麟閣、趙登禹、饒國華……諸將領到每一個戰士,無不給予全中國人民以崇高偉大的模范。”
2014年9月1日,饒國華被列入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尹曉宇)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