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雙碳中國 能源擔當>高端訪談
攀向“智能”高峰——訪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張云泉
在應用領域,人工智能如何更好地服務人類、改變人們的生活?我們又該怎樣應對這樣的變化?
文稿生成、資料檢索、AI問診……2025年一開年,以DeepSeek為代表的一批人工智能大模型AI產品成功“破圈”,進入社會大眾視野,并得到廣泛應用。
今年全國兩會上,“人工智能+”“大模型”“算力”等關鍵詞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翻閱全國政協委員的提案與發言,不乏對人工智能發展的深入分析與高質量建言。
我們該如何理解DeepSeek的核心突破意義?人工智能又將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改變?為此,記者專訪了在高性能計算和算力經濟領域深耕多年的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張云泉,請他從專業角度解答這些疑問。
實現“逆襲”,邁向新臺階
“DeepSeek通過軟件和算法的優化創新,打破了過去‘大數據+大算力+大模型’的思維定式,以較低訓練成本彌補了在資金、算力等硬件方面存在的差距,用規模更小的算力設施,達到了同樣的效果。我們中國人在算法、軟件上面發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在這條路上實現了‘彎道超車’?!笨偨YDeepSeek的制勝之道,張云泉認為,這是一場值得稱道的“逆襲”。
他表示,盡管中國AI算力目前仍面臨著成本高、供應不足等問題,但以DeepSeek為代表的一批人工智能大模型AI產品已在多個領域展現出與OpenAI頂尖模型比肩的實力。
對此,張云泉不止一次提到“主權級大模型”?!叭斯ぶ悄苁怯袊绲?。一個國家需要屬于自己的人工智能大模型,這就叫‘主權級大模型’。”他說,“‘主權級大模型’對一個國家的科技競爭力有著重大影響。一個國家需要像研制原子彈、氫彈那樣研制自己的大模型,把這項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對一個國家而言,擁有自己的基礎大模型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我們必須擁有自己的主權級大模型,來保護國家安全。”
DeepSeek的問世,是否意味著中國擁有了自己的主權級大模型?
“DeepSeek相當于珠穆朗瑪峰在海拔6000米的登山大本營?!睆堅迫靡粋€生動的比喻解答說,“目前,我們的人工智能技術在國際上已經處在了第一梯隊,但要實現我們需要的終級‘主權級大模型’,還要繼續向上攀登?!?/div>
在張云泉的倡議與推動下,“主權級大模型”創新聯合體于2024年7月揭牌成立。“這個創新聯合體實現了科研機構和企業間的合作,有高校、科研院所,也有國央企、民營企業;有大公司,也有小公司。大家發揮各自長處,貢獻自己的能力。”張云泉講解道。創新聯合體以“立足國產算力平臺和智能芯片,推動實現我國利用自己的基礎設施、數據、勞動力和商業網絡生產AI的能力”為目標愿景,著力將“主權級大模型”和我國的算力實體產業新質生產力發展結合,正面解決我們AI和算力領域發展面臨的“卡脖子”問題。
在張云泉看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是我國人工智能蓬勃發展的一大經驗。為進一步推動創新聯合體發展,他建議:“希望從政策層面進行頂層設計,出臺相關的重大工程和項目,并投入資金資源,提供數據支持,遴選優秀的企業參與。此外,也希望能夠共同制定行業標準,根據行業標準規劃藍圖,由此開展各自負責的設計和研發工作?!?/div>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免费一级字幕
|
亚洲乱码中文高清
|
最新国产精品亚洲二区
|
亚洲人网在线播放视频
|
最新日本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亚洲人成网在线播
|
攀登科技高峰,人才的支撐不可或缺?!拔覀儜摽吹?,DeepSeek的研究團隊中,本土院校的專家占到了多數,團隊中大部分人才來自中國科學院,也有來自清華、北大的畢業生和在校生。這給了我們信心,證明中國本土的教育體系,能夠培養出世界領先水平的人才?!?/div>
張云泉建議:“為高科技、高水平的創新源源不斷提供人才,需要進一步對基礎教育進行改革,避免一味地‘刷題’‘內卷’。要加強人才培養力度,優化人才培養體系,系統化地定向培養高級人才,保證真正有天賦的人才能夠涌現出來,到我們的‘珠穆朗瑪峰大本營’來一起攀登科技高峰?!?/div>
技術助力,為人類造福
不久前,“人工智能問診”熱潮在互聯網風靡。不少人發現,向DeepSeek描述自己的身體狀況,就能根據需求,迅速生成一份完整的處方。這一類處方的可靠與否尚存在爭議,但也有醫生表示,“人工智能問診”增進了患者對自己的病情的了解,促進了醫患溝通。
這也讓人們不由思考:在應用領域,人工智能如何更好地服務人類、改變人們的生活?我們又該怎樣應對這樣的變化?
如何對待科技創新的成果和人之間的關系,以及二者應如何和諧共生,也是張云泉長期思考的問題。
他建議:“要鼓勵人工智能從人不擅長或對人的身體可能造成損傷的場景開始進行創新或者替代?!?/div>
養老機器人就是一個生動的例子。今年兩會期間,張云泉在提案中呼吁,將發展養老機器人納入新的國家戰略規劃,重點推動社區和家庭養老機器人發展行動計劃。他表示:“推動養老機器人的技術發展、落地應用,讓人工智能作為工具更好地服務人類,重點替代基礎的、機械的體力勞動。將人工智能大模型支持的人機交互技術應用于養老機器人行業,能夠解放受困于家庭照護的大量人力物力,這顯然正屬于人工智能應當‘首先替代’的范疇?!?/div>
同時,他提醒道,對相關技術的發展和量產速度也不應盲目樂觀,要有耐心。“目前的機器人技術分為‘大腦’‘小腦’兩派,‘小腦派’專注于動作,但缺乏對環境的交互和對人的理解;‘大腦派’更會思考、能夠交流互動,但動作上稍有欠缺?!彼f,“想要做到二者相結合,這方面技術還有待研發成熟。當前大模型在與環境的交互方面,還是有欠缺的?!?/div>
張云泉打比方說,在人工智能的發展進程中,數據采集與大模型的搭建這兩步已經完成,“大腦”已經具備,下一步需要“長出手和腳”。
“要實時計算機械手和腳在空間中的位置,判斷和它的任務目標之間的關系,這需要大量的建模和計算。”他表示,目前的大語言模型更擅長處理知識,如果處理涉及到物理、空間的有關計算,速度會比較慢,需要研發新的適合進行空間計算的處理設備與算法。
展望未來的發展趨勢,張云泉相信,隨著技術的發展,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將來一定能夠幫助人類實現多數領域的工作的自動化,而通用人工智能在10年、20年后甚至可能與人的能力對標。
“不過現在看來,這還是一條很長、很難走的路,需要投入更多的研發力量?!睆堅迫硎荆敫玫胤杖祟悾斯ぶ悄芗夹g還需要繼續發展突破,攀向更高的高峰。
編輯:魯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