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滾動資訊
問止中醫牽頭制定《數字中醫診療平臺》團體標準,引領中醫藥數字化發展新紀元
在中醫藥現代化進程中,數字技術的深度融合正引發行業變革。問止中醫是一家以療效為第一使命的中醫人工智能數字醫療服務企業,作為中醫人工智能領域的先行者,問止中醫憑借自主研發的人工智能“中醫大腦”系統,不僅在臨床實踐中取得突破性成果,更主導制定并實施了中醫科技行業“數字中醫診療平臺”團體標準。這一標準體系的建立,標志著中醫診療數字化進程邁入標準化、規范化發展的新階段,為行業技術創新與高質量發展樹立了標桿。
行業標準化進程加速
團體標準地位凸顯
自2015年國務院《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首次提出培育團體標準以來,我國標準化體系逐步形成“政府主導制定”與“市場自主制定”協同發展的新格局。2017年新修訂的《國家標準化法》明確團體標準的法律地位后,其數量呈現爆發式增長——從2018年起,年均增長率達30%,至2025年已覆蓋工業制造、新能源、醫療健康等戰略新興領域。
團體標準由具備專業能力的學會、協會、產業聯盟等社會團體自主制定,具有“市場響應快、技術前瞻性強”的特點。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相關文件指出,團體標準可高于推薦性國家標準要求,既能靈活吸納新技術,又能通過標準化手段規范行業秩序。此次問止中醫主導的《數字中醫診療平臺》標準獲批,正是這一制度優勢的集中體現。
破解行業痛點
構建數字中醫技術底座
在全球醫療健康數字化浪潮下,中醫藥行業面臨雙重挑戰:既要傳承千年診療智慧,又需融合現代科技實現創新突破。當前,中醫診療數字化存在諸多痛點,例如:
1. 技術路徑缺失:缺乏針對中醫望聞問切、辨證施治等特色診療環節的數字化規范;
2. 數據孤島現象:不同機構間數據格式、接口標準不統一,制約AI模型訓練與臨床驗證;
3. 產業協同不足:設備、系統、服務模式間難以形成標準化對接,阻礙生態鏈構建。
《數字中醫診療平臺》該團體標準的獲批具有顯著的戰略價值:
填補領域空白: 盡管國內已有數字醫療相關標準體系,但專門針對中醫診療特色、融合人工智能等現代技術的平臺級標準化體系尚屬首創。該標準首次系統構建了符合中醫理論與實踐的數字化平臺規范。
明確技術路徑: 標準詳細規定了數字中醫診療平臺在核心環節的技術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中醫特色數據的采集與處理、智能算法模型的構建與應用,以及臨床效果的驗證與評估方法,為中醫AI診療產品的研發、測試和評價提供了清晰、可遵循的統一規范。
驅動產業升級: 標準的實施將有力促進中醫診療設備、信息系統及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模式的標準化對接與互聯互通,為構建高效協同的中醫數字醫療產業生態鏈奠定堅實基礎,加速產業整體升級。
適用廣泛
賦能多元主體
根據立項公告及行業專家解讀,該團體標準適用于開展中醫互聯網診療業務的實體醫療機構,也適用于作為實體醫療機構第二名稱的中醫互聯網醫院,以及依托實體醫療機構獨立設置的中醫互聯網醫院。
此次團體標準的制定,不僅解決了中醫診療數字化的基礎性技術難題,更重構了行業創新生態。
通過建立可量化、可驗證、可復制的技術規范,推動中醫AI從“小團隊開發”邁向“工業化生產”。
這種以標準引領創新的模式,為中醫藥現代化提供了可復制的成功路徑。隨著標準的持續完善和全球推廣,數字中醫診療平臺將加速成為中醫藥傳承創新的重要引擎,開啟智能醫療時代的新篇章。
【廣告】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刊發或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