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資訊
這個新興職業 讓沉淀千年的文化“隨手可摸”
“文創產品策劃運營師”2024年被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正式列入新職業名單。在這群活躍于文博與潮玩交叉地帶的“年輕力量”中,90后的曾舟,讓三星堆的文物青銅神樹、大立人“動”了起來,也讓國寶變成地方美食的“代言人”。從博物館走向市場、走向世界,曾舟和他的團隊,不斷用創新的文創產品講述中國故事,也激發著一個全新職業的無限潛力。
在四川成都的這間工作室里,曾舟和工作人員正在擺放剛出模的“莽莽熊貓”——這是一款以四川方言和本地美食為靈感開發的潮玩手辦。
文創產品策劃運營師 曾舟:莽莽熊貓吃莽莽,吃莽莽就是四川話吃飯的意思。把非遺美食和熊貓做結合。
今年35歲的曾舟,畢業于原畫設計專業。2018年,他成為一名獨立文創設計師。一次偶然參觀三星堆博物館時,高大威嚴的青銅大立人,讓他瞬間有了靈感。
文創產品策劃運營師 曾舟:當時有一個比較有趣的想法就從腦子里面一閃而過,能不能讓它坐下來休息一會,它站了幾千年也站累了。
很快,曾舟設計的“坐著的三星堆大立人”和三星堆神樹盲盒等一系列以博物館文物為原型的國潮手辦,受到了博物館和消費者的熱愛。
很快,曾舟組建了創作團隊,以文博產品、傳統文化IP、四川特色為創作原型,不斷開發新產品。2012年出土的文物石犀成為又一個靈感來源,相傳石犀是李冰治水時用于鎮水的神獸,具有極高的考古研究和藝術價值。
文創產品策劃運營師 曾舟:“鎮水石犀”融入了四川的一些像蓋碗茶、火鍋、麻將這些元素,設計在了一個陌生的一個文物上面,讓他更多地去了解到這個文物。
從靈感到產品落地,創作團隊還要面對復雜煩瑣的流程、工藝帶來的挑戰。以三星堆文物神樹為原型設計的“通天神樹”,就經過了數十道工序的反復打磨。
文創產品策劃運營師 曾舟:它的樹干是很細的,溫度過高會發生一些變形,不斷去嘗試一些新的技術,在樹干里面加了一根鋼柱,相當于是塑形。包括底座還加了一些配重塊,讓它重心更穩。
曾舟說,作為一名文創產品策劃運營師,他做的不是快消玩具,而是有內容、有溫度的文化IP。每個爆款文創產品的背后,藏著的都是創新深耕和對長期主義的堅持。
文創產品策劃運營師 曾舟:我們想讓年輕一代隨手摸到的就是沉淀千年的文化,這個事情可能是需要一代人或者幾代人努力去做的。
而除了文化屬性,文創產品的獨特性、可定制、反標準化等特點,也讓越來越多的年輕消費者,愿意為“情緒價值”買單。
文創產品策劃運營師 曾舟:這就是文創產品的情緒價值,能把原本冷冰冰的商品,變成能和你“對話”傳遞情感的伙伴,以及在朋友圈曬圖時收獲點贊的小得意,Labubu的火爆已經證明,誰能把產品做得真正獨特、有靈魂,能讓人產生情感連接和身份認同,誰就能牢牢抓住消費者的心,贏得未來市場。
當前,文創產品已從“小眾愛好”邁向“大眾剛需”,伴隨著文博熱、國潮崛起、消費升級,文創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進入千億元規模。在越來越“拼”的文創賽道,很多博物館和文博產品設計企業都對懂營銷、會運營的文創產品策劃運營師求賢若渴。曾舟的團隊也吸引了很多“獨立設計師”加入。其中就有在這個行業做了10多年的模型噴涂師劉培成。
文創產品策劃運營師 劉培成:我2010年從一個愛好者入行,會調制很多種不同的顏色,用在不同的角色身上。機械人物用的顏色可能有500多種。
“文創產品策劃運營師”被列入新職業名單,也讓廣大從業者看到了更清晰的未來。各地推出多種專業培訓和政策扶持,比如成都就推出全國首個數字文創初創企業扶持政策,為創業者提供資金補貼、住房補貼等。
文創產品策劃運營師 劉培成:有更多的機會,去做一個自己喜歡做的工作,做自己熱愛的東西,把自己的魅力、自己的技巧發揚出來,讓大家看到。
四川省成都市動漫游戲協會秘書長 羅霄:近幾年很多我們行業里面的創意設計師也好、平面設計師也好,大家都覺得這個土壤已經慢慢培育起來了,非常適合新興職業的發展。
編輯: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