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成長·導航
雙語學習:大腦的終身保護傘
在功利性的應考之外,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兒童早期外語學習將讓兒童終身受益。
關于兒童同時學習兩種語言是否會影響其母語發展的問題,經過近20年的神經科學研究,答案已經相當明確。雖然在雙語學習的初始階段,孩子偶爾會出現將兩種語言詞匯或語法混用的情況,但這僅僅是語言發展過程中的一個自然且短暫的階段,會隨著孩子的成長和語言能力的成熟而逐漸消失。
而學界已經有定論的是:雙語學習將對兒童大腦發育帶來顯著的積極影響?,F代腦成像技術讓我們得以窺見其中的奧秘:當兒童在日常交流中自如地切換使用不同語言時,他們大腦中負責集中注意力、計劃行動和做出決策的關鍵區域——主要是前額葉皮層(這些能力統稱為“執行控制功能”)——就像在進行高效的“腦力鍛煉”。這種頻繁的語言轉換,本質上是對大腦處理沖突信息能力的一種優化訓練,能夠顯著提升其神經效率。更有意思的是,這種訓練甚至能在大腦的物理結構上留下可觀測的痕跡。研究顯示,熟練掌握雙語的兒童,其前額葉皮層中負責決策和專注力的腦組織密度通常更高,意味著神經細胞間的連接更為緊密高效。此外,兒童接觸第二語言越早、掌握程度越好,大腦中專門負責協調和平衡兩種語言運作的區域(主要位于左側頂葉下部)也會發育得更為強健。
這些由雙語訓練帶來的大腦變化,將會直接轉化為多項認知能力的提升,包括更強的專注力、更佳的記憶力以及更高的思維靈活性。這種認知優勢并非局限于語言學習本身,而是能夠遷移到其他領域。雙語兒童在需要抑制干擾、快速切換注意力和任務管理的“執行控制功能”上表現得往往更為出色。這使得他們在數學等學科中展現出更優秀的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技巧,錯誤率相對更低。同時,他們在需要創造性思維的任務中也往往表現突出。
尤為重要的是,雙語能力對大腦具有長遠的保護價值。多項嚴謹的研究證實,那些在一生中持續使用兩種語言的老年人,其阿爾茨海默病的平均發病時間比僅使用一種語言的人群延遲了5年左右。這相當于為大腦構筑了一道延緩認知衰退的防護屏障。形象地說,如果大腦像一臺精密的引擎,那么雙語能力或許能幫助這臺引擎在同樣的“燃料”(即生命歷程)下,運行得更久、更穩健。
兒童時期開啟外語學習之旅,是賦予其大腦珍貴的認知禮物,帶來伴隨終身的智力紅利。在我國日益深度參與全球治理、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背景下,培養掌握多種語言、理解多元文化的新生代,具有深遠意義。
(作者單位:英國倫敦大學教育學院心理與人類發展部)
編輯: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