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港澳>資訊
“一國兩制”下的澳門教育
今年3月下旬,在澳門科技大學成立25周年之際,我隨同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進中央常務副主席朱永新前往參加校慶活動。在短暫的校慶活動間隙,有機會隨同走訪調研了幾家澳門的高校、職業學院和基礎教育學校,實地了解澳門教育發展狀況,雖屬驚鴻一掠,卻深切感受到“一國兩制”實踐對澳門教育的強力助推和深刻重塑。
回歸祖國25年來,得益于“一國兩制”制度的深入實踐,澳門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實現了巨大的飛躍,這顆鑲嵌在祖國南海之濱的璀璨明珠正向世人展現更加奪目的光彩。澳門教育事業的發展正是“一國兩制”制度優勢的生動體現,同時為“一國兩制”的深入實踐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
在走訪調研中,各學校的校長對澳門教育的飛速發展無不充滿自豪。他們介紹的澳門回歸前后的幾組數字就能充分地說明問題:回歸前,澳葡政府對華人教育投入基本為零;回歸后,教育投入不斷增加,2024年教育支出已達141.3億澳元?;貧w前,全澳至上世紀80年代僅有10多所公立中小學,1981年才有了第一所私立大學;回歸后,目前已有10所高等院校(4所公立、6所私立),學生總數已達6萬人左右,教研人員近3000人。回歸前,澳門公立中小學只招收葡萄牙人或土生葡人下一代,華人學生只能到學費高昂的私立學校就讀;回歸后,澳門從2007年開始全面實施15年免費教育,涵蓋了學前、小學、中學各個學段,不斷提高免費教育津貼金額,覆蓋95%的公立及私立學校,惠及約7.4萬名學生。從這些數字對比中,我們直觀地感受到,澳門回歸25年來,教育事業的發展成績無疑是異常豐碩的。正是澳門特區政府在回歸后將教育作為基礎性先導性工作,歷經20多年持續耕耘,最終構建起一個全方位立體化的教育體系。
澳門的素質教育實踐令人矚目,也值得借鑒。調研組在培正學校進行了深入的交流,這是一所澳門“名?!?,有著130多年的歷史,涵蓋學前3歲的孩子到高中學段教育的“一條龍”式學校,在校生規模3000多人,在當地市民中有著極好的口碑。學校堅持在個性化分層教學上下功夫,踐行因材施教。通過多元化的課程設計,開展具有校本特色的小班教學,利用大數據收集分析挖掘學生潛能等多種手段,為不同潛能的學生提供平臺,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生整體素質,實現全面發展。調研組專門觀摩了學生興趣小組項目團隊的現場,包括動畫制作、機器人、手工等興趣項目組,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們自愿組成團隊,利用課后時間聚集一起鉆研,圍繞項目課題自我學習自我解決問題,直至項目的順利完成。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既利用了所學知識,又豐富了知識結構,鍛煉了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不少同學通過這樣的方式找到了今后的職業方向。我們也了解到,近年來,澳門學生的數學素養在國際評估中位列全球前茅,科學和閱讀素養也位居前列,這體現了澳門素質教育的成效。
澳門的高等教育發展更是見證了“一國兩制”的巨大優勢。澳門是個占地僅33平方公里的小島,總人口68萬,學齡人口少,高等教育的發展空間受限。在調研中,各高校校長對此非常無奈。澳門旅游大學校長黃竹君在談及學校的占地面積時,笑言“不好意思提數字”。這所“袖珍”高校,雖然規模小,但其旅游學科專業排名亞洲第三,近年來得益于“一國兩制”,內地生來澳進行專業深造的需求增長迅猛。橫琴新區的建設也讓黃校長看到了學校發展的新契機,她對學校新校區建設、擴大招生規模、提升學校國際化水平和國際影響力充滿信心。
澳門大學的發展更是“一國兩制”制度創舉最鮮明的例證?;貧w前的澳門大學,受限于殖民時期的教育政策與基礎設施條件,占地面積僅0.05平方公里,被形容為“有校無園”。學校專業設置主要以文科和基礎學科為主,科技類、工商管理類學科嚴重不足,師資力量薄弱,國際化程度低,科研水平不高,學術成果很少,遠遠不能滿足澳門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充其量只能稱之為一所規模小、學科單一、資源匱乏的“社區型大學”?;貧w后,澳門大學發展走上了快車道。2014年,學校遷入橫琴島新校區,占地1.09平方公里,是原校區的20倍,去年招生規模已超過1.2萬人,擁有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2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排名,引進一批國際化師資隊伍,包括歐洲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等頂尖學者在內?;仡欉@些年的發展,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感慨頗多,如果不是回歸祖國的懷抱,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深度開展澳門與內地的教育科研交流與合作,現如今的發展是不可想象的。
得益于“一國兩制”的偉大實踐,澳門各高校近年無論是在硬件建設、招生規模、學科發展、科學研究、國際交流等各方面都邁上了新的臺階。澳門科技大學在近年的世界大學排名中穩居前300名,有9個學科進入了ESI全球前1%。受益于國家的支持,學校參與了“嫦娥探月”、火星探測等重大科研項目,并主導“澳科一號”衛星項目,成為深空探測領域的重要科研力量。澳門高等教育水平的大幅提升,吸引了大量內地和海外留學生前來求學。澳門城市大學校董會主席陳明金和校長劉駿介紹,該?,F設十大學院,學生1.2萬人,其中85%為內地學生。澳門旅游大學的黃竹君校長也介紹,學校目前本科生有一半來自內地和海外各地。來自世界各地的留學生和高端師資科研人才,極大地擴大了澳門高等教育的國際影響力,也為今后的發展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
通過這次短暫的對澳門部分學校的調研,從澳門教育發展管中窺豹,見證了“一國兩制”制度的實踐偉力。
(作者金永偉系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秘書長)
編輯:實習生 李軍(輔導老師: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