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沈陽市政協:
助推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集群從“高峰”向“高原”躍升本報訊(記者 王金晶)“委員們提出的意見建議,既著眼宏觀又聚焦微觀,既關注當前又有利長遠,為政府決策提供了寶貴參考,我們將逐條研究,認真吸納。”近日,在沈陽市政協圍繞“發展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集群,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專題協商會上,市委常委、副市長段繼陽聽取委員、專家們的發言后如是說。
沈陽新一代信息產業技術集群包括軟件、智能傳感器和智能終端、5G融合應用、人工智能等5個板塊。在這場專題協商會上,共有6位委員、專家圍繞產業細分領域作專題發言,兩位委員作交流發言,市直部門負責人現場回應,為沈陽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注入智慧動能。
沈陽軟件業雖已形成1350億元規模,但新興智能化軟件領域發展較為滯后,AI領軍企業不足。市政協常委、東軟集團高級副總裁陳錫民的發言直擊產業痛點。他提出,“需完善算力‘一張網’,在醫療、汽車等細分領域強化智能化升級,以校企聯合補齊人才短板。”
話音剛落,市政協委員、遼寧省產業技術研究院無人機研究所所長董義兵聚焦“智能傳感器產業”接過話頭。“智能傳感器在沈陽雖有200億元規模,但自主知識產權相對缺乏,供應鏈還存在脆弱性。”他建議構建“技術突破+生態構建”路徑:設立專項基金攻關MEMS工藝、量子傳感等“卡脖子”技術,加快渾南科技城傳感器產業園建設,儲備原材料,布局東南亞產能。
而遼寧省動漫游戲產業協會副會長李馳則從文化創意角度破題。他介紹說,有多家沈陽動漫公司參與過《哪吒之魔童鬧海》等爆款項目,但仍存在產業生態不完善、IP開發機制不成熟等現實問題。他建議,加強動漫與科技的融合,運用虛擬現實、增強現實、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進一步提升沈陽動漫產業的競爭力。
委員們還提出“借鑒先進地區‘以投帶引’模式,設立專項基金攻關高端芯片”“發放‘模型適配券’補貼模型部署費用,用‘訂單式微專業’量身定制AI人才”“建立政策落實臺賬,將省級專項政策適用年限適當延長”等具體建議。
市政協主席于學利表示,要以“頂層設計、成果轉化、創新生態、人才引育、融合應用、營商環境”為抓手,對標先進地區,突破發展堵點,推動沈陽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集群從“高峰”向“高原”躍升。
編輯:薛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