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資訊
講述革命故事,淬煉信仰征途
——藝兮導演解析電影《天寶》
人民政協網北京6月30日電(記者 楊雪)由著名表演藝術家劉勁、青年導演藝兮執導的暑期檔電影《天寶》,自定檔人民院線上映以來,便憑借宏大戰爭的史詩場面和令人迷醉的雪域風光吸引了無數影迷的目光。影片以藏族紅軍的杰出代表天寶(藏名:桑吉悅希)從少年到中年時代的真實經歷作為創作素材,全景式地講述了藏族青年桑吉悅希參加紅軍、三過草地走出藏區,在延安中央黨校民族班學習期間被毛主席改名為天寶,后又奉命返回藏區,參加和平解放西藏等活動,歷經千錘百煉和血與火的洗禮,最終成為我黨高級干部的革命英雄事跡。
導演藝兮:傳承紅色基因追尋夢想的前方
藝兮導演之所以會選擇藏族紅軍天寶為創作素材,源于他獨特的歷史視角與深厚的家國情結。在歷史的長河中,無數個像天寶這樣的平凡英雄如璀璨星辰,正是因為有了他們,五十六個民族才像“石榴籽”一般緊密團結,深情厚誼。
藝兮作為導演,在電影《天寶》中運用了獨特的鏡頭語言,將信仰的力量通過畫面和聲音傳達給觀眾。影片中的雪域風光壯美而神秘,展現了藏區的獨特魅力。在戰爭場面中,導演通過緊張刺激的鏡頭切換和震撼人心的音效,讓觀眾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和無情。
而在刻畫人物內心世界時,導演則運用細膩的鏡頭語言。例如,在央珍掩護天寶撤退的場景中,鏡頭通過慢動作和柔光效果,突出了央珍的勇敢和堅定,讓觀眾感受到了她對天寶深深的愛和對信仰的執著。
此外,由著名音樂人容中爾甲擔任電影音樂總監,為電影的配樂也為影片增色不少。悠揚的藏族音樂與激昂的革命歌曲相互交織,既展現了藏族文化的獨特魅力,又體現了革命先輩們的豪情壯志。
紅色天寶:耀眼的一抹紅那是信仰的火炬
天寶從佛教信仰到共產主義信仰的轉變,是他對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深刻思考與追求,使他看到了共產主義信仰更能為廣大人民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幸福和希望。
在影片中,我們看到了天寶在信仰道路上的堅定與執著。當他決定參加紅軍時,他毅然決然地告別了熟悉的寺廟生活,踏上了充滿未知與挑戰的革命征程。在長征途中,他經歷了無數的艱難險阻,三過草地,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和敵人的圍追堵截,他從未退縮。
在《天寶》的恢宏敘事中,女性是重要的情感支點。青年演員卓依娜姆飾演的央珍,作為藏族村落中一個善良的少女,她以藏族女性特有的溫柔果敢,細膩刻畫了藏族女性在歷史洪流中展現出的堅韌、智慧與無私大愛,為影片增添了多元且深情的看點。
同時,電影《天寶》也反映了時代的回響。回顧了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讓我們感受到了革命先輩們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犧牲一切的偉大精神。這種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它激勵著我們在新時代不斷前進,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電影《天寶》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它通過講述天寶的革命故事,傳承了紅色基因,讓更多的人了解了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了解了革命先輩們的英勇事跡和崇高精神。這對于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弘揚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電影《天寶》作為第3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多彩中華”民族電影展開幕式影片,并獲得了第二屆湖南民族電影展“優秀影片”“最佳男主角”等獎項,影片自在影展曝光以來,便收獲業內廣泛好評。多位電影專家看過影片后紛紛表示,《天寶》是一部充滿人性魅力的作品,在藝術表達上兼具詩意與史詩氣質,用沉靜、克制卻情感豐沛的鏡頭語言,展現了人物命運與
編輯: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