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委員講壇 名家訪談 醫學前沿 食話食說 岐黃園地 科普養生 健康產業 粉碎謠言

首頁>健康>資訊

膽固醇管理7條健康提示 抽血前喝水算空腹嗎?

2025年06月30日 14:15  |  作者:姬薇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血脂異常是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險因素之一。我國居民血脂異常患病率明顯升高。研究證明,降低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可顯著減少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發病及死亡危險。

近日,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健康傳播與促進專項基金與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自我健康管理分會、中國營養學會社區營養與健康管理分會、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老齡傳播分會等專業機構共同發布《健康生活方式與膽固醇管理聯合提示》。

一、 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可顯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病風險

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俗稱“壞膽固醇”,與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有著密切的關系。研究表明:當“壞膽固醇”水平升高,會損傷血管,使得脂蛋白膽固醇顆粒沉積于血管壁,在血管壁上形成脂質斑塊,其逐漸增大,將導致血管狹窄或斑塊破裂,從而引發冠心病和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

研究表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每降低1mmol/L,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事件降低20%~23%。因此,絕大多數國家或地區的血脂管理指南均推薦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作為降脂治療的首要目標。

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一級預防低危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理想水平為<2.6mmol/L,合適水平為<3.4mmol/L。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平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為2.87mmol/L,與理想水平尚有差距。加強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管理和控制,需要引起進一步關注。

二、 定期測血脂,知曉風險,從中青年開始

管理膽固醇,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膽固醇水平,定期檢測血脂。建議年齡低于40歲的成年人每2~5年進行1次血脂四項(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甘油三酯)檢測;40歲及以上的成年人每年至少進行1次血脂檢測。有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吸煙、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以及相關疾病家族史等情況者,應根據個體化防治的需求進行血脂檢測。

配合使用心血管病發病風險評估系統(如“心臟年齡”測試等)可有效預測其10年內發生心血管病的概率,了解自身患心血管病的風險。

三、 控制能量攝入,科學管理體重

肥胖及超重人群心血管病風險增加。超重、肥胖者的能量攝入應低于身體能量消耗,以控制體重增長。通過減少每日食物總能量(減少300~500千卡路里),改善飲食結構,增加身體活動,逐漸減少體重至理想狀態。維持健康體重,有利于血脂控制,管理膽固醇。

四、 改善膳食結構,防患于未然

合理膳食有助于膽固醇管理,降低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風險,且應在血脂正常時就改善膳食結構,防患于未然。

建議選擇新鮮蔬菜、水果、豆類、堅果、全谷物和魚類等食物;限制過高膽固醇攝入;用不飽和脂肪代替飽和脂肪;應避免攝入反式脂肪(酸);限制過多鈉攝入(每日食鹽不超過5克);碳水化合物攝入供給占每日能量的50%~55%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病風險。適量增加富含膳食纖維、植物甾醇、多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有助于膽固醇管理。

膳食纖維在腸道與膽酸結合,可減少脂類的吸收,從而降低血膽固醇水平。每日膳食中應包含25~40克膳食纖維(其中7~13克水溶性膳食纖維),可適當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水果、豆類、魔芋等。推薦每日攝入500克新鮮蔬菜,其中深色蔬菜應當占一半以上。新鮮水果每日推薦攝入200~350克。

植物甾醇(植物甾醇酯)能夠在腸道內與膽固醇競爭性地結合,從而降低膽固醇的吸收率,幫助降低血清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膽固醇)水平。富含植物甾醇的食物包括青稞、燕麥、糙米、蕎麥米、紫米、堅果、豆腐絲等。

植物甾醇酯是植物甾醇與脂肪酸結合后形成,其吸收利用率也有所提高,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為目的植物甾醇酯每日可攝入量為1.3克(該值為最低有效劑量),最高不超過3.9克/天(可耐受最高攝入量),在這一范圍內,攝入量越多,對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的益處越大。推薦高脂血癥人群,每日可攝入約3.25克的植物甾醇酯(約2克植物甾醇),可以起到輔助降低血脂的作用。

推薦使用不飽和脂肪(如魚類、堅果類、植物油(棕櫚油、椰子油除外)、豆制品等)代替飽和脂肪(如肥肉、動物油、棕櫚油、椰子油等)。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特別是ω-3系多不飽和脂肪酸如DHA、EPA具有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作用。中國人均攝入ω-3脂肪酸僅為49毫克/天,應增加膳食當中ω-3系列多不飽和脂肪酸攝入量所占比例。推薦中國18~80歲人群每天可攝入EPA+DHA250~2000毫克/天。

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低危人群應考慮限制食物膽固醇攝入小于300毫克/天,而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或合并高脂血癥患者應考慮限制膽固醇攝入小于200毫克/天。

五、 規律的身體活動能夠維持和改善心血管健康狀況

推薦成人每周應進行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身體活動或75分鐘高強度身體活動,或等效的中等強度與高強度身體活動組合;對于因疾病或身體狀態等無法達到上述推薦活動量的成人,低于推薦量的中等或高強度身體活動也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病風險。

對于高脂血癥人群,建議堅持有規律的運動。保持充足身體活動,減少久坐時間。以有氧運動為主,每周進行250~300分鐘的中等至較高強度的有氧運動。提倡結合多種形式的抗阻訓練并輔以柔韌性訓練。適度量力,循序漸進。避免突然大幅度增加運動強度、時間、頻率或類型。

六、 吸煙、二手煙、過量飲酒,均會增加心血管病風險

推薦成人及青少年禁止吸煙;避免二手煙暴露;吸煙者應盡早戒煙;避免飲酒等,以降低心血管病發病及死亡風險。

吸煙會直接或間接干擾或破壞血管內皮功能和脂質代謝,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無論吸煙年限長短,戒煙均可顯著改善血脂和整體健康。可選擇戒煙門診、戒煙咨詢熱線以及藥物來協助戒煙。做到不飲酒或限制飲酒,甘油三酯升高的患者尤其需要嚴格限制酒精攝入并警惕胰腺炎的發生。

七、 及時就診,早干預,早受益

血脂異常人群應及時就診,在醫生指導下管理膽固醇。當生活方式干預不能達到降脂目標時,應遵醫囑進行藥物干預和治療,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控制在理想水平,可使心腦血管健康長期獲益。

聚焦

抽血前喝水算空腹嗎?

據健康報:抽血前喝水算空腹嗎嚴格來說,抽血前喝水不算空腹。

空腹通常指在檢查前8至12小時內不進食任何食物和飲料。但在空腹期間可以少量飲用白開水,不要超過100毫升即可,且不能喝飲料、咖啡、茶水、牛奶等。

如果次日8時到醫院進行空腹抽血檢查,建議當天20時以后不再吃東西,則正好12小時。建議在抽血前一晚維持正常的生活習慣,飲食清淡,不食用可能影響驗血結果的食物。在去醫院的路上,不要著急,如果著急奔跑,可能會影響血液濃度指標。抽血前,建議靜坐5至10分鐘,安靜有序排隊,保持情緒穩定。抽血前24小時避免劇烈運動。

需要提醒的是,抽血前至少禁食8小時,以12至14小時為宜,但不宜超過16小時。空腹16小時以上,血糖會在體內溶解,導致一些指標不太準確,還可能引發低血糖。(記者 姬薇)


編輯:王凌玨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婷婷精品大全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偷拍另类A∨ | 在线观看片a免费不卡看片 麻豆91青青国产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 | 亚洲乱亚洲中文字幕 | 亚洲成网站在线播放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