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休閑>多彩旅程
行在丹霞龜峰中
日照龜峰。
祝紅光攝
上山的石階蜿蜒,卻并不陡峭,兩旁是茂密的樹木,我像一顆露珠滑動在靜謐的林間,映著清澄的藍天,聽風溫情地拂過枝丫和花草。這是我在日記里記錄的關于龜峰的片段。那天下午,龜峰的游人很少,我以山為倚靠,隨性而坐,數龜峰究竟有多少只龜。傳說中九十九座山峰九十九只龜,我數得眼花繚亂也沒數清楚,也許龜峰人自己也數不清。
到龜峰的次數已記不清了,參加筆會、陪友人、休閑游……每次去都有新感受,卻很少涂抹半紙閑情?!按蟮匚恼录敺濉?,這樣一想,我就釋懷了。明代旅行家徐霞客關于龜峰的筆墨,使它聲名遠播。300多年了,挺立在贛東北地區西南的龜峰,接納了絡繹不絕的文人墨客、蕓蕓眾生,杜鵑花謝了,荷花便撐起夏天的陰涼,秋風吹時桂花又飄香。
龜峰坐落在江西弋陽縣境內,距離我生活的上饒市區僅60來公里,偶爾前往散心,不失為一件樂事。
紅色是江南丘陵特有的顏色,龜峰擁有這樣的熱烈,如弋陽高腔般舒展廣袖,在世界自然遺產名錄里標記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沿著山間道路,漸漸到達山頂,放眼望去,遠遠近近裸露出的紅色掩映在綠色的海洋里。這獨一無二的紅配綠,仿佛“紛披燦爛,戈矛縱橫”的《廣陵散》,靈動又在那遠古的樂曲之外。我對這片紅色土地有著濃厚的感情,人生輾轉,幾度南北,經歷工作單位的變動,卻似乎從未走出過丹霞地貌鉤織成的經緯網。
走在龜峰山中,偶爾有個坎坎缺缺,我就扶一把身旁的枝條藤蔓。經過歲月的磨蝕,越來越感覺身體諸多器官開始老化,“感吾生之行休”,揣著幾份責任像眼前的“龜”一樣忍辱負重,不平坦的一路走過的是平平淡淡,如同山上的龜巖,相依相偎是一輩子,咫尺守望是一輩子,如老人峰形單影只也是一輩子。我想,萬家燈火的尋常生活不過如此吧。
目及之處是老人峰,都說它是這片丹霞地貌的“精華”,會隨著游覽者站立位置的變化呈現不同的形態。一線天石縫如刀削斧劈,鐘聲撞響時,就像回旋在星月的邊緣。86版《西游記》片尾曲取景的山頭,瀑水如簾,讓人不由得想做一回大師兄。一座座山峰,遠觀如龜、如鷹、如駱駝,如筍、如蓮、如屏風,巍峨高聳,氣勢如虹。作為書寫者,尤其喜歡面對的那千仞石壁,恰是一本怎么讀也挖掘不盡的億年寶藏。攀登龜峰的山道不難走,徒步路線有3條可看盡龜峰盛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或僅僅是我的想法。
圓潤的石,萌態可掬。下得山來,方發現龜峰的剪影遠看更形似心目中的水獸,如同剛剛從龜峰清水湖中濕漉漉地登岸一樣,難怪徐霞客會感嘆“蓋龜峰巒嶂之奇,雁蕩所無”。山水與人文互為映襯,一幢幢民宿如雨后春筍拔起,和丹霞一樣火紅。來往的村民滿臉笑意,沉醉于這一杯文旅釀制的酒中。
感謝自然造化、政策賦能,讓我的眼睛盛滿了愿景,盛滿了溫暖,盛滿了向往。(石紅許)
編輯: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