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閱見西湖 ?聯通世界
杭州西湖區政協建言公共文化服務改革加快建設“閱讀第一區”初夏的西子湖畔,荷風送爽,龍井余香。近日,一場關于公共文化服務改革的協商對話在杭州市西湖區政協熱烈展開。政協委員、專家學者與政府部門負責人圍坐一堂,為加快建設“閱讀第一區”把脈問診、集智聚力。
2024年6月,浙江省委書記王浩在調研西湖區公共圖書服務時提出的“開展全面調研”“制訂規范標準”“適時全面推廣”
“提升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常態化全天候開展基礎借閱服務。”“加強與省市圖書館、出版社、書店間交流協作,加強與其他城區協同聯動。”“豐富閱讀路徑,協助老年群體、特殊群體閱讀。”一個個好建議、金點子在調研中不斷涌現,得到了區委區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也推動著西湖區公共文化服務不斷優化革新。
在打造特色品牌方面,西湖區政協交出了亮眼答卷。在“閱西湖”主品牌下,“西湖閱未央”“西湖四月詩”“云朵書市”“留下一本書”等子品牌百花齊放。省政協委員何玲玲建議,塑造“閱西湖 觀世界”品牌,構建“時時、處處、人人”的讀書網絡,讓更多人愛上閱讀,讓靈魂與書香共鳴。
數字賦能帶來的閱讀革命尤為閃耀。在鮑雯雯等委員的積極推動下,“西湖閱讀聯盟數字地圖”應運而生,100余個閱讀空間信息“一圖盡覽”。“我們鼓勵居民積極探索身邊的閱讀空間,居民可通過參加閱讀活動、打卡閱讀空間、撰寫讀書心得等方式累積積分,積分達到一定數量后,可兌換文化禮品、優惠券、免費借閱書籍延長服務。”鮑雯雯說。而最富想象力的當屬“數智圖書館”項目,讀者可以化身數字人,在元宇宙空間里與李白對飲,與蘇軾賞月,沉浸式體驗重新定義了閱讀的邊界。
在吳敏委員的建言下,西湖區龍塢茶鎮的“茶書空間”打造提上日程,計劃開發“文學IP×西湖龍井”聯名茶品,并定期舉辦“共讀一盞茶”云端社交活動;“閱讀+市集”讓書香與煙火氣相得益彰。這些“閱讀+”模式的創新實踐,不僅豐富了文化供給,更培育出新型文化消費業態,為壯大“閱讀經濟”開辟了新路徑。
“建議優化提升曙光路‘閱見西湖’周邊自然景觀與閱讀空間相融合,同時也向國內外游客展示西湖區文化藝術特色街區與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綜合文化優勢。”李宏委員的建議得到了區委書記董毓民的批示并逐一落到實處。在委員們的持續建言助力下,西湖區290個閱讀空間如繁星點綴,編織成“15分鐘閱讀圈”的密網。從浙江圖書館的巍峨殿堂到社區書房的溫馨角落,從曙光路184號“閱見西湖”的文化地標到文三數字街區“西湖遇見敦煌”的書香藝術空間……漫步今日之西湖,隨處可見的閱讀空間已成為這座城市最動人的風景。
值得一提的是,西湖區政協還積極搭建閱讀平臺,創新打造“溪湖匯”委員大講堂,“西湖遇見敦煌”書香藝術空間建設,通過“遇見大家”文化講壇暨“溪湖匯”政協委員大講堂等活動,充分運用專家影響力,凝聚全民閱讀發展共識,助推全民閱讀向“悅讀”升級。“遇見大家”文化講壇暨“溪湖匯”政協委員大講堂自開設以來,吸引了眾多文化學者、文化愛好者的關注,通過文化講學、藝術展示、讀書會等一大批接地氣、具新意、有特色的書香活動,以“文化+”涵養群眾生活“幸福半徑”。敦煌
閱讀
現如今,漫步西湖畔,暮色中的“閱見西湖”書香文化空間,落地窗前坐滿了專注閱讀的身影。有人品茗覽卷,有人參與沙龍,還有孩子在親子區聽媽媽講故事
從“請你來協商”的專題活動,到遍布全區的閱讀空間;從政協委員的睿智建言,到政府部門的扎實落實;從傳統閱讀方式的傳承,到數字閱讀技術的創新
杭州市西湖區將“閱讀第一區”建設作為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抓手,讓書香成為西湖最鮮明的文化標識。下一步,西湖區政協將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和政協委員主體作用,持續助推閱讀服務社會化,助力推進“閱讀第一區”品牌建設,為奮力開拓“兩高兩區”嶄新局面走深走實貢獻政協力量。(王小俊)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