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公益>公益資訊
從指尖到心間:AI技術澆灌的鄉村女性發展之花
人民政協網6月26日電(記者 趙瑩瑩)鄉村婦女與數字科技的相逢,意味著什么?
來自寧夏同心縣王團鎮的馬學梅說:“感謝國家的好政策,是‘加油木蘭’這個項目救了我,也救了我的孩子們。”
來自山東博興縣的趙鑫源說:“‘巾幗新農人’支持計劃為我們這樣的返鄉創業女性參與鄉村振興搭建了新舞臺。”
來自陜西宜君縣的朱小玲說:“我是農民,也是AI訓練師。‘AI豆計劃’改變了我的人生,也改變了我的家鄉。”
這一切,
2023年6月,由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聯合浙江螞蟻公益基金會共同發起的“
截至2024年底,“
如今,令人期待的好消息再次傳來。“
“數字技術+公益”有成果
就在一個多月前,由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聯合浙江螞蟻公益基金會共同發起的“
據了解,今年是“
“一路走來,我們見證了許多令人感動的故事,看到了許多實實在在的變化。曾經困于疾病陰霾的女性重拾生活信心,留守鄉村的姐妹掌握數字技能實現經濟獨立,創業女性帶領更多人走上了致富路。”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理事長杜芮說。
關愛困難家庭健康成長,助力基層落實“愛心媽媽”結對幫扶任務,在全國婦聯指導下,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于2024年開展“愛暖萬家”公益行動,已在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在內的119個區縣落地,成立了119支、總人數超過5000人的“愛心媽媽”關愛隊伍,為12200戶困難家庭提供關心關愛服務,200余萬人次受益。
守護欠發達地區困境女性的身體健康,為困境中的女性提供助學金,“加油木蘭”公益項目順勢而生。截至目前,已累計籌集善款超過2.3億元,覆蓋了18個省(區、市)的62個縣,近560萬人次的脫貧女性獲得項目保障。
支持欠發達地區農村婦女就業創業而量身打造的“AI豆計劃”,助力她們通過掌握數字技術,從事AI大模型訓練的金融、無人駕駛、客服、醫療等多類型業務,真正“擁有人生出彩和夢想成真的機會”。
截至2024年底,“AI豆計劃”在山西省、陜西省、貴州省等7省16區縣開展“數字賦能女性培訓+就業幫扶”工作,累計培訓9922人次,通過考核上崗7508人,平均月收入3000-4000元。同時,于2024年正式啟動的“巾幗新農人”支持計劃也將為廣大農村女性在鄉村特色產業中建功立業創造新的機遇。
公益,總有溫暖底色。如今,數字技術的加持,也讓這份來自“娘家人”的溫暖能夠更快地觸及心靈。
“數字技術+公益”有效率
“沒想到這么快,這么方便。”兩萬元的理賠款,緩解了馬學梅患病時的經濟壓力,而5小時的理賠速度,更是讓她又驚又喜。
“生病,就是在與病魔賽跑。救助體系的高效運轉,為我爭取了時間。”馬學梅還記得,當她躺在病床上收到銀行到賬短信的那一刻,“淚水止不住地流”,一遍又一遍地看著那條短信,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感激。
馬學梅說,“加油木蘭”公益項目減輕了自己一家人在醫療上的經濟負擔,還在上學的女兒也通過申請連續3年獲得幾千元的資助款,婦聯系統的“娘家人”還為她爭取到了“兩癌專項救助”,并且享受臨時救助和“低保疊加”政策。
如今,馬學梅的病情已得到控制。工作之余,她成為“加油木蘭”的“代言人”,常常“現身說法”地為同樣遭遇困境的姐妹送去希望。
在“加油木蘭”項目運轉過程中,數字技術的應用,讓更多的“馬學梅”更高效地獲得幫助。
據介紹,“加油木蘭”項目在投保和理賠過程中使用了前端的圖片識別、AI智能、區塊鏈技術,不僅提高了項目實施效率,更使項目有條件擴大覆蓋縣域和受益群體,讓更多欠發達地區的脫貧女性享受到公益保險。
關于這一點,甘肅東鄉族自治縣婦聯副主席馬雪蓮深有感觸,她是“加油木蘭”項目落地東鄉族自治縣時的聯絡員。
“這些年來,我親眼見證了‘
“數字技術+公益”有未來
關中平原與陜北黃土高原交界處,有這樣一群農村婦女,農忙時節,她們奔走在田間地頭,掰玉米、施肥;農閑時節,她們坐在辦公室里,在電腦上完成一系列AI培訓工作。
朱小玲就是其中一員。2024年7月,朱小玲作為AI訓練師參加并通過了公司第一期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證書是對我工作的肯定。有了一技之長,我有信心在這個行業走得更遠。”朱小玲說。
這一切得益于“AI豆計劃”公益項目在宜君縣的落地。
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數字經濟已成為驅動經濟增長、社會進步與技術創新的核心引擎。廣大女性能從中獲得怎樣的發展機遇?帶著這個問題,“AI豆計劃”公益項目應運而生。
過去5年來,在基層政府的支持下,“AI豆計劃”公益項目為具備基礎教育水平,返鄉、入鄉、在鄉的經濟困難女性免費提供數字技術領域新型職業技能培訓,并通過考核、應用、就業穩崗等系列幫扶,助力返鄉經濟困難女性實現“家門口”高質量就業。
“據統計,在互聯網領域創業者中的女性已達55%。但我們也看到在欠發達地區,女性群體仍面臨數字鴻溝,資源匱乏、技術壁壘成為她們前進路上的絆腳石。”杜芮表示,“‘
未來,升級后的“
編輯:馬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