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好提案·好故事
好提案·好故事丨科學治沙密碼:“綠富同興”
——《關于加強荒漠化防治和綠色富民協同的提案》背后的故事
“2024年我國人工林面積居世界首位,成為全球增綠最多的國家。”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水污染控制實驗室主任魏源送至今仍清晰地記著3月3日下午,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新聞發布會上的這一信息。
“亮眼的綠色成績單,詮釋大國擔當。”魏源送表示,作為世界上受土地荒漠化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我國長期以來高度重視荒漠化防治工作,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舉措加以推進,成功遏制了荒漠化擴張態勢,成為全球增綠貢獻最大的國家和防沙治沙國際典范。
“國土綠化不僅是‘增綠’的工程,更是‘增福’的事業,它讓生態環境更優美,讓發展底色更鮮明,讓百姓生活更幸福。”在魏源送看來,“綠富同興”是科學治沙的密碼。“我們既要向沙地要綠色,又要向沙地要效益,這樣才能發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荒漠化防治,形成可持續的良性循環。”
為科學防沙治沙建言獻策
什么是荒漠化呢?簡單來說,荒漠化由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引發,主要表現為土地沙漠化、次生鹽漬化、石質荒漠化和紅色荒漠化等。
荒漠化是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全球性重大生態問題,也是嚴重的經濟問題和社會問題。我國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區,防沙治沙是“三北”工程的主攻方向。據了解,近40年來,我國防沙治沙工作由艱難起步、重點治理進入到快速發展、科學推進時期,逐步實現由“沙進人退”轉變為“綠進沙退”的歷史轉變。我國荒漠化、沙化土地治理呈現出“整體好轉、改善加速”的良好態勢。
魏源送表示,雖然我國在荒漠化防治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但我國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占比依舊較大,再加上氣候變化異常影響,2023年我國北方沙塵過程為近十年以來同期最多。
2023年6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座談會上,發出了全力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殲滅戰、阻擊戰三大標志性戰役的總動員令和努力創造新時代中國防沙治沙新奇跡的偉大號召。
“打好打贏‘三北’工程攻堅戰,是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偉業的戰略任務。”在魏源送看來,新時代持續打好打贏“三北”工程攻堅戰、不斷創造防沙治沙新奇跡,就要堅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
“沙漠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防沙治沙并不是要治理所有沙漠,而是防止荒漠化,治理沙化土地,不斷探索‘人沙共存’‘沙為人用’的相處之道。”魏源送認為,當前,我國荒漠化防治統籌規劃不夠,公眾參與不足,部門協同不強,科技支撐薄弱,亟待加強荒漠化防治與綠色富民統籌規劃,強化科技支撐。“治沙只是手段和過程,將防沙治沙、國土綠化與發展地方經濟、增加農牧民收入緊密結合,科學合理發展沙產業,拔掉沙區窮根才能實現多贏。”
魏源送認為,分布于我國北方荒漠化區的貧困縣已經脫貧,下一步,在荒漠化治理的同時主動承擔起生態惠民、綠色富民的歷史使命應成為工作重點。通過深入調研和走訪,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他提交了《關于加強荒漠化防治和綠色富民協同的提案》。
在這件提案中,提案人寫著三個人的名字。“這是我和同事一起反復磋商、修改得出的。馮曉明是農工黨黨員,陳利頂是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同事這些年一直從事相關研究,為近年來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方面的政策出臺提供了重要支撐。和他們交流中,我們發現還有一些工作可以繼續完善。”魏源送說,在他們看來,統籌規劃荒漠化防治與綠色富民第一要加強部門、區域、產業協同,要加強頂層設計,科學規劃荒漠化防治、生產和生活布局。
多措并舉推進荒漠化綜合防治
2024年全國兩會后,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作為主辦單位,認真研究提案內容,主動聽取提案委員的意見,將提案的思路與加強荒漠化防治實際工作相結合,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水利部、國家能源局等部委積極答復提案意見。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回應表示,將持續推進荒漠化綜合防治,統籌發展相關綠色產業,加快走出一條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路徑。將繼續加大對荒漠化防治科技支撐力度,組織實施好荒漠化防治相關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做好成果轉化與示范推廣工作,為荒漠化防治、筑牢北疆綠色長城提供強大科技支撐。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快推進防沙治沙與風電光伏一體化工程,助力提升荒漠化防治水平與綠色富民能力。
2024年年底,魏源送的這件提案被評為全國政協2024年度好提案。同時,這件提案的答復意見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評為2024年度建議提案辦理優秀復文。
“為進一步落實提案相關答復意見,今年8月,我們將在內蒙古舉辦第十屆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在全球荒漠化環境治理中發出中國聲音,提出中國方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2024年12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參加了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舉辦的聯合國防治荒漠化第十六次締約方大會。大會特別設立了中國館,這是中國首次在境外對荒漠化防治和“三北”攻堅戰進行展示宣介,講述防沙治沙中國故事。
此外,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目前已啟動實施了“‘三北’工程攻堅戰關鍵技術研發”揭榜掛帥項目,圍繞荒漠化防治、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和一體化保護等共性科技問題展開科技攻關,設立“三北”工程科技創新高地15個。由該局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編制的《“三北”沙漠戈壁荒漠地區光伏治沙規劃(2025-2030年)》已獲得批準,即將印發實施。財政部也將在“三北”工程區實施“兩化”獎補政策,以防沙治沙為目標,實施“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項目,促進沙區生態保護提質、產業發展生效、農牧民就業增收。
“荒漠化防治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只有把防沙治沙與生態富民結合起來,同頻共振、良性循環,防沙治沙事業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魏源送表示,生態文明建設不是一日之功,作為政協委員,更應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從現在做起,爭做生態文明建設的實際參與者、重要貢獻者和行為引領者。
(本報記者 孫金誠)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