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全國政協常委會會議>全國政協十四屆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會議新聞
深耕文化交流 拓寬對外開放之路
“就在上個星期,世界上最古老的科學院之一,意大利自然科學院永久收藏并陳列我創作的《袁隆平》雕塑?!?月24日上午,全國政協十四屆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第七專題第2小組的討論剛開始,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的分享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吳為山介紹,院長溫琴齊尼表達了對中意農業科技合作的高度期待:“凡是從事農業科學研究的人都知道袁隆平,他是一位杰出的科學家,不僅培育出高產的雜交水稻,更為全世界應對饑餓作出了杰出貢獻。希望通過雕塑落成的相關活動,促成更多與中國的合作。”這一細節,生動展現了文化藝術在國際交流中搭建橋梁的獨特魅力。
圍繞“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這一議題,吳為山從文化傳播的角度闡釋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在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進程中,文化外交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要通過文化藝術傳播,讓世界看到一個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經濟可以拓展市場,文化則能夠觸及人心。當前,文化交流正深層次推動經濟發展。通過帶動文化產業鏈走向國際,可以增強投資與合作信任,有效激發文旅融合、拓展消費場景。”對此,吳為山建議,文化外交不應限于藝術作品的輸出,更應涵蓋教育、傳播、體驗等復合路徑。要構建國家文化外交統籌機制,設立專項基金和文化外派人才機制。同時,人民政協要圍繞文化外交積極建言獻策,推動文化交流成為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載體、合作共贏的動力源泉。
互動交流中,常委、委員們的共識是,文明因交流而絢麗多彩,因互鑒而博大精深。高水平對外開放離不開文化交流的深層賦能。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伊斯蘭教協會會長楊發明認為,在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建設過程中,人文交流是重要的橋梁和紐帶。他說:“人文交流要實現民間化、大眾化,需要建立牢固根基,鼓勵民間機構和組織廣泛參與文化外交,進行跨文化交往,以更靈活的手段營造良好的國際輿論環境。要樹立人文交流的正確認知,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共同搭建開放包容的文明對話平臺,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p>
“‘小而美’的民生項目更貼近民眾生活,可以增強共建國家民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增進各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友誼?!眮碜韵愀鄣那襁_昌常委說:“面向未來,應繼續從‘硬聯通’‘軟聯通’兩方面發揮好香港獨特優勢。要善用僑界平臺,發揮好海外僑胞民間交往優勢,主動參與‘一帶一路’沿線重要基礎設施、產業園區等合作項目建設,整合僑商資源、建立行業聯盟、制定服務標準,與內地、‘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地區攜手‘一帶一路’建設邁向更高水平,積極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高水平對外開放戰略的實施以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本報記者 劉彤)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