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資訊
《重癥肌無力治療滿意度調研報告》發布:
七成重癥肌無力患者自評滿意卻四成“未達標”人民政協報北京6月23日電(記者 楊嵐)6月21日,由中國罕見病聯盟、北京罕見病診療與保障學會發起,再鼎醫藥支持的“給力人生不將就”—2025重癥肌無力關愛月活動暨患者“雙達標”護航行動在京啟動。活動現場發布了國內首份《重癥肌無力治療滿意度調研報告》。
重癥肌無力是一種由神經-肌肉接頭傳遞功能障礙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神經肌肉疾病,主要分為眼肌型和全身型重癥肌無力。其中,全身型重癥肌無力作為罕見病,具有病程長、難治愈、易復發的特點,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社交和工作,急性加重時甚至會危及生命。
《報告》顯示,針對治療滿意度,患者呈現出“心口不一”的狀態——超七成患者(74.2%)自評對當前的治療效果滿意,但多個維度的數據同時表明,超四成患者(43.2%)實際仍受癥狀控制不佳或副作用不耐受的困擾,即治療未“達標”。總體而言,醫生對治療的滿意度比患者更高(93.7%vs74.2%),且醫患對治療滿意度的感知存在差異。
調研牽頭專家、北京協和醫院神經科主任醫師管宇宙教授分析,“醫患對治療滿意度的差異有多方面原因,醫生普遍更關注肉眼可見的癥狀等生理指標,但患者還追求容貌、社交、情緒、心理等體驗,這些需求在有限的門診時間里很難被觀察到或溝通清楚。”
《報告》中,約四成患者(39.4%)將減輕治療副作用列為當下最主要的治療目標,超過癥狀控制、防止復發。排名前三的副作用分別為:
調研牽頭專家、北京協和醫院神經科主任醫師管宇宙教授介紹,“重癥肌無力的治療沒有所謂的100分,患者需客觀理性地接受與疾病長期共存的現實,醫生也需要及時與患者溝通,幫助患者了解治療的進展,保持對治療的合理預期。實現療效和安全性的雙達標,這是醫患共同的治療目標。”
目前,國內外多個診療權威指南和共識都將“雙達標”列為重癥肌無力的治療目標。第一重達標是療效達標,即幫助患者實現疾病緩解和癥狀控制;第二重達標是安全性達標,即治療副作用最小化,包括治療副作用≤1級,口服激素劑量≤5mg/天。只有實現“雙達標”,患者才能真正意義上回歸生活。
北京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殷劍教授表示:“對于患者來說,短期雙達標意味著迅速控制癥狀,降低
四川省人民醫院罕見病醫學中心主任談頌教授建議:“患者每周一次ADL量表自評,做幾道選擇題就能看出呼吸、四肢、
活動現場還啟動了“我要得零分”——ADL打卡挑戰,鼓勵患者每周打卡ADL,居家監測病情控制。
編輯:馬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