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統一戰線>黨外知識分子
呂雅婷:在傳承中“雕刻”創新
呂雅婷在陶瓷工作室驗品
“我們曾帶玲瓏瓷去過許多國家展覽,最近的一次在今年4月,玲瓏瓷手工藝品亮相于阿聯酋首都阿布扎比。玲瓏瓷能走出國門被不同國家的外國友人看到,作為傳承人,我感到十分榮幸。” 作為景德鎮玲瓏釉配制技藝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說起玲瓏瓷在國際平臺的出色表現,江西省歐美同學會會員呂雅婷總是自豪而開心。
而開啟了她走向傳承之路大門的,正是呂雅婷留學期間的一次偶然經歷。“我日常很喜歡參觀不同國家的博物館、藝術館,當在異國博物館的玻璃展柜里總能看到來自家鄉的青花瓷時,我突然意識到,這些青花瓷不僅僅是器物,更像是傳播文化的使者,向世界講述著中華民族的智慧和審美。”
世界各地博物館的經歷喚醒了呂雅婷內心深處對陶瓷技藝的情感,也讓她堅定了傳承和發展玲瓏瓷的決心。“文化自信不是故步自封,而是在了解世界的基礎上,更加珍視自己的傳統。”她說。
回國后,呂雅婷從最基礎的釉料配方學起,她敏銳地發現,傳統的玲瓏瓷雖精美絕倫,但在現代社會的快節奏下,面臨著市場份額萎縮的困境,工藝創新迫在眉睫。
“傳承不能僅靠情懷,更需要扎實的工藝與可持續的商業模式作為支撐。特別是,基本功不牢,產品上市只會收到市場‘冷酷’的反饋。”一段時間內,“只知道創新不同的設計花樣”的她坦言“走了彎路才明白,制作玲瓏瓷最重要的是提升工藝水平”。
于是,她組建專業團隊深度研究陶瓷工藝。“每年我們要在研究提升陶瓷工藝上花費許多時間與資金,付出大量的心血。”最終,經過三年時間,歷經百余次燒制試驗,她帶領團隊在傳統白色玲瓏釉基礎上,成功研制出翡翠微晶玲瓏釉,這種釉料如翡翠般晶瑩透亮,顆粒均勻,在光下發色青如翡翠,細看可見其中析出的點點微晶,并申請了國家專利。
“雖然很辛苦,但只要出了精品,好的玲瓏瓷被越來越多的人看到、認可,我就覺得值了。”隨后,她又研發出五彩玲瓏釉,為玲瓏瓷增添了更多色彩。
在致力于讓玲瓏瓷綻放光彩的同時,讓呂雅婷欣喜的是,作為江西省歐美同學會會員,另外一個“家”給了她很多溫暖和鼓勵。“歐美同學會時常將不同國家的留學生匯聚一堂,他們結合各自留學的國家的情況,為中國非遺手工藝制品‘走出去’提了許多真摯的建議。不久前我們還在景德鎮開設外文服務中心,幫助會員企業家解決對外溝通的問題,有效助推產品出口,實現文化傳播與經濟收益的雙贏。”
呂雅婷也始終銘記自己作為會員的責任和使命,希望能在自己有能力時反哺這個溫暖的“家”。她主動將自己帶領團隊研發創新產品、拓展海外市場的經驗匯總、分享,為其他有意向推動傳統文化“走出去”的會員提供借鑒。
在呂雅婷看來,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激活企業活力、帶動家鄉經濟發展,這是一舉多得的好事。“未來,我希望玲瓏瓷這項非遺手工藝在世界舞臺上綻放更加絢爛的光彩。”呂雅婷表示,她將繼續在傳承非遺與創新道路上努力前行。(本報記者 陳姝延 通訊員 王威)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