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政協動態 協商建言 委員聲音 主席訪談 正商量 提案摘編 議政瞬間

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江蘇連云港:

科產共協同 海陸齊發力

2025年06月21日 09:49  |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看原創,陸上海上齊發力;看產業,一批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齊聚;看協同,“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近年來,江蘇省連云港市堅持科技引領與產業支撐協同發力。2024年,該市在國家創新型城市排名中較上年提升13位,進位幅度全省第一。

與此同時,連云港市政協持續關注科創和產業發展相關議題。2024年6月,市政協召開常委會會議,專題協商“以科技創新引領延鏈補鏈強鏈,構建具有連云港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市委主要領導對協商報告作出批示表示肯定。今年,市政協聚焦“堅持以科技引領與產業支撐協同發力 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深入調研議政。

創新策源能力顯著增強

海水湛藍,海風輕拂,在連云港的一處基地里,太湖實驗室連云港中心的3艘試驗船正在緊張調試中,隨時為開展海上測試做準備。依托連云港的自然條件、上下游產業及各項配套措施,太湖實驗室積極布局連云港,重點打造太湖實驗室“陸—池—湖—海”中向“海”發展的試驗技術體系,以高標準謀劃定位,攻堅重大科技任務,集聚優勢資源,科技創新成效顯著。

“不久之后,我們一艘全新的7000噸級綠色智能技術試驗船將到達連云港母港。相信這將為連云港提升海洋科研創新策源能力提供更強保障。”太湖實驗室連云港中心有關負責同志表示。

太湖實驗室連云港中心海上試驗體系初步建立,深遠海裝備海上科學試驗基礎設施入選首批省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預研培育,高效低碳燃氣輪機試驗裝置全面建成,國家瀕海試驗技術創新中心投用,中華藥港商務服務區全面建成、醫貿交易中心全面投用……建平臺、優生態,連云港市累計建設省級以上創新平臺159家,創新策源能力顯著增強。

如果說一個個科創平臺是創新的突破“點”,那么連云港正在串“點”成“線”——市開發區、高新區等創新空間和產業節點,是當地創新活力最強、創新成果最多、創新氛圍最濃的區域;布局建設花果山科創走廊,圍繞科產城人融合發展理念,加快構建“研發在市區、轉化在縣區”的新型協作關系。

目前,花果山科創走廊以全市20%的土地面積,貢獻全市55%的高新技術企業、70%的有效發明專利、72%的研發投入,區域內研發投入強度占GDP比重達5.2%,遠超全國、全省平均值。

聚“線”成“面”,連云港堅持做優政策體系。出臺新一輪科技創新支持政策,堅持免申即享、應享盡享,在科技研發、科研平臺、科技人才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每年財政科技引導資金投入近億元,帶動全社會研發投入年均增長超10%。

“更多原始創新,才有更強原動力。我們在調研中,對提升創新策源能力非常關注。”連云港市政協副主席、課題組組長韋懷余表示。深入調研后,課題組建議聚焦產業發展核心需求,以各級科技計劃項目為載體,系統構建基礎研究多元化投入體系,重點圍繞優勢產業領域,構建目標導向型科研攻關體系;完善非共識研究項目的遴選與培育機制,鼓勵科研人員在學科交叉領域與前沿技術方向開展原創性與顛覆性研究;圍繞重點產業鏈,構建層次分明、靶向精準的產業人才引育體系……

“下一步,我市將繼續抓好創新平臺建設,賦能產業發展。加強國家、省、市三級創新平臺梯隊建設,優選一批鏈主企業、龍頭骨干企業,建設一批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等。積極對接省產研院,優化合作方式,建設更多聯創中心,落地更多科研成果。”6月13日,在市政協常委會會議上,副市長呂潔向委員們介紹。

產業創新根基不斷夯實

2024年,恒瑞醫藥一次就拿下4款國家1類創新藥。截至目前,恒瑞醫藥已有23款創新藥在國內獲批上市,其中抗腫瘤藥物和免疫機能調節藥物占比達到50%。

醫藥產業是連云港的地標產業,“四大藥企”持續聚焦醫藥行業不同領域的創新,連云港生物醫藥產業累計獲批1類新藥24個,占全省近1/3、全國1/10,成功獲批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中華藥港”正在加速崛起。

連云港市政協工商聯界委員持續關注醫藥產業。“委員們建議‘合縱連橫’加速完善產業鏈條。”市政協委員、市工商聯副主席李家新表示。他介紹,“橫向拓展”主要指設立專項扶持資金,吸引高端生物藥研發生產企業落戶,鼓勵本地重點藥企將高端生物藥研發生產環節回遷。對有潛力的中小企業提供支持,助力其參與生物藥賽道競爭。大力發展配套產業,提升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制造板塊實力。“縱向延伸”則希望出臺優惠政策,吸引專業化合同研發服務模式、專業化合同生產服務企業、專業化合同銷售組織等研發生產性服務業類企業入駐,完善產業鏈。

不僅是醫藥產業,近年來,連云港堅持育主體、強產業,創新發展根基不斷夯實,高新技術企業5年翻番,潛在獨角獸企業連續2年取得突破。今年一季度,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達52.4%,超過全省平均1%。石化化工產業形成以石化產業基地為核心區的“1﹢4”區域協同發展格局,正在加速崛起萬億級石化產業集群。新材料產業全力打造國內領先的新材料產業基地,多個優質產品市場占有率全國領先。新能源產業基本形成風、光、核、儲等全方位產業形態。

連云港碳纖維產能全國第一。2024年,全市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產業實現產值超85億元;中復神鷹建成了國內首條千噸級干噴濕紡碳纖維產業化生產線,在國產碳纖維市場占有率累計保持在50%以上。

市政協經濟界委員高度關注高性能纖維特色產業集群。“委員們建議,攻關新技術、打造新業態,推動中復神鷹結合自身優勢,打造‘神鷹﹢裝備﹢復材﹢設計’,致力于成為先進材料解決方案的供應商。”經濟界別召集人王波表示。

高性能纖維與低空經濟關系密切,委員們對此高度關注。在市政協常委會會議上,楊維輝委員專門詢問連云港在推動低空經濟發展方面的計劃和舉措。

連云港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趙濤表示,將從推進低空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產業培育招引、培育低空應用場景、引導低空經濟安全發展等方面,持續統籌協調各部門、單位加快開展相關工作。

創新協同效能持續釋放

“近年來,我市積極布局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著力推動數字優勢與醫藥、石化等主導產業深度融合,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能。海州區以‘悟空智算’為核心數字引擎,推動重點產業數智融合探索。以醫藥研發場景為例,‘悟空智算’已為10余個在研藥物提供算力支撐,推動醫藥產業質量控制與生產效率提升30%以上。”市政協委員、海州區政協主席顧建華表示。

AI﹢醫藥,只是連云港創新協同的一個案例。近年來,連云港堅持抓改革、促融合,創新協同效能持續釋放。創新科研攻關形式,建立省市、政企、部門協同支持基礎研究機制,完善“揭榜掛帥”“賽馬制”等新型攻關形式,推進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組建4家省創新聯合體,率先組建4家市創新聯合體,推動36個產品進入省重點推廣應用的新技術新產品目錄。“十四五”以來,累計榮獲國家、省級科學技術獎54項。

連云港積極暢通成果轉化渠道。建成8家高校成果轉移轉化中心,高標準打造“一帶一路”技術轉移中心。高效運行省涉海產學研合作聯盟及市新材料、新醫藥產學研合作聯盟。線上建設連云港知識服務平臺,線下創新編制專家指引,常態化、清單化助力企業找專家、解難題。

“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提出的‘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上打頭陣’重要指示,組織委員和專家學者突出重點領域、把握關鍵環節,緊扣科技引領與產業支撐協同發力積極資政建言,將政協的‘有用之言’轉化為黨委、政府的‘有益之策’。”連云港市政協主席黃遠征表示。

(本報記者 江迪 通訊員 許威揚 尹俠)

編輯:李敏杰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AV岛国动作片在线观看 | 日本人妖在线专区 | 亚洲AV日韩AV不卡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色区 | 夜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